正确答案: E
"其直者,下腋循胸,过季肋"
题目:足少阳胆经的循行()
解析:考点:起于目外眦(瞳子髎),上行到额角,下耳后。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达目外眦后方。外眦部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于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络于肝,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绕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缺盆部直行脉:从缺盆下行腋下,沿胸侧,经过季胁,下行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下出外踝前面,沿足背部,进入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1、第2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耳鸣不断,按之不减,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咽干,舌苔黄,脉弦数。治疗除取听会、翳风、中渚、侠溪外,还应加()
太冲、丘墟
解析:根据该患者症状可诊断为耳聋、耳鸣实证,兼见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咽干,舌苔黄,脉弦数,为肝胆火盛证。治疗主穴:翳风、听宫、听会、侠溪、中渚。配穴: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太冲配胆经原穴丘墟,用泻法清泄肝胆之火,取"病在上,取之下"和"盛则泻之"之意。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
[单选题]在奇经八脉中其循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的是()
督脉
[单选题]胃脘胀满,攻痛连胁,嗳气频频,或兼呕逆酸苦,苔薄白,脉沉弦,其治疗取穴当选()
取足厥阴肝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主治病证的是()
[单选题]下列有关百会穴的叙述,错误的是()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
[单选题]胆囊穴的定位是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单选题]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
解析: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单选题]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哪个()
解析:考点:1.五输穴:足十二位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2.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3.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具有主治表里两经有关病症的作用。4.输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腰脊部,俞为阳,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5.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均位于胸腹部。募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6.八脉交会穴:是八脉与十二经脉相交会的8个腧穴,均分布于腕踝部以下,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用。7.八会穴:是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处的8个输穴。对各自相应脏腑、组织等病症具有特殊治疗作用。8.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环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单选题]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是哪个()
A.督脉B.带脉C.冲脉D.阳跷脉E.阳维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