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微量元素
题目:铁、锌属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广西某县城居民以玉米为主食,2009年秋天突然有10余人患肝病,表现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以后出现腹水、水肿,幸好抢救及时,未发生死亡。经医生诊断排除传染性肝炎,分析原因最可能是()
玉米被AF污染
解析:从题干可知,突然有10余人发病,且症状相似,应该考虑是因为共同食用了某种食品污染物所致。该县城居民以玉米为主食,是黄曲霉毒素(AF)最容易污染的粮食,所以应首先想到是否粮食被AF污染。再看AF的毒性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甚至可以引起肝癌,本案件中患病居民均为肝病症状,医生又除外了传染性肝炎,更支持是由玉米污染AF所致。所以,正确答案是B,其他选项中的污染物均不是特异性引起肝病症状,为干扰项。
[单选题]必需脂肪酸的特点不包括()
是合成尼克酸的前体物质
[单选题]深色蔬菜较浅色蔬菜富含()
胡萝卜素和VC
[单选题]母羊患布氏杆菌病且具有症状,奶的处理原则是()
禁止挤奶
[单选题]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程序中,通过动物试验才能得出的是()
最大无作用剂量
解析:1题:此题考查考生是否了解如何制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在制定食品中某种有毒有害物质的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时,是由最大无作用剂量进行推算得到的。此时要考虑两个安全因素,即分别是由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的种属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所以,通常是将最大无作用剂量缩小100倍,也就是考虑100倍的安全系数。因此,此题B为正确答案。2题: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制定过程中,通常是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通过危害识别首先就要确定该物质的最大无作用剂量(MNL),其是指某一物质在试验期间对受试动物不显示毒性损害的剂量水平。MNL是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最基础指标,其他参数均由其推算而来,而只有MNL是需要通过动物试验来获得。因此,只有A为标准答案。3题:要制定食品中有毒物质的限量标准,需首先确定每种食物中的最大容许量,而在已确定每日总膳食中的容许含量基础上,需要通过人群的膳食调查,了解含有该物质的食品种类及各种食品的每日摄入量才能确定每种食物中的最大容许量。例如通过膳食调查了解到有1种、2种或3种食物中含有该物质,而且也得知每种食物的每日摄入量,那么就可以用每日总膳食中的容许含量除以含有该物质的各种食物每日摄入量的总和,得出含有该物质的食物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含量或平均最高容许含量。因此,此题的标准答案只能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