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题目:牟老师只允许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不准其参加,这种做法( )。

解析: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简称"参加教育教学权"。牟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一一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在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在位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故选择D。

  • [单选题]提出"认知发现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布鲁纳

  • 解析: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说"学习理论。

  • [单选题]“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 毕加索

  •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代以来文学艺术流派的特征。“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是现代主义画派的典型特征,其代表人物是毕加索。雪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贝多芬是古典音乐的巅峰、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

  • [单选题]刚参加完培训的张老师自费将培训资料复印给同事,并将自己记录的心得体会打印出来与同事分享。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张老师富有循循善诱的品德

  • 解析:循循善诱的品德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言的,与题干中教师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没有关系。

  • [单选题]法国学者马扎里海说:"汉人于1661年从那里驱逐了荷兰人,1885年驱逐了法国人,1874年和1944年驱逐了日本人。""那里"是指我国的( )。
  • 台湾

  • 解析: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在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61年,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后在美国的调停下,入侵"台湾"的日本军队撤退。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于1885年签订《中法新约》,法军被迫撤出"台湾"。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于1944年被驱逐出台湾岛。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