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迟缓性瘫痪、节段型感觉障碍、尿潴留
题目:急性脊髓炎休克期的典型表现是()
解析: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患者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此为脊髓休克(2~4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
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
[单选题]脑出血的好发部位是()
内囊和基底节区
[多选题]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是()
智力发育多受累
多可发现原发性疾病
[单选题]患儿,女,6个月,因生后至今不能抬头来院。系G1P2,双胎之小,34周孕,产重2kg,出生时否认窒息抢救史,新生儿期无高胆红素血症史。双胎之大生后2月因肺炎夭折。体检:头围40cm,神清,目光呆滞,不能追视,对玩具无反应,前囟1×1cm,平软,张力不高,胸腹部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色素脱失斑,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俯卧不能抬头,坐姿呈全前倾坐。提示:患儿奶奶补充,近1周患儿时有肢体“抖动”,有加重趋势,体检中发现患儿出现阵发性点头、屈肘、弯腰,可见成串发作。患儿的运动水平相当于几个月的婴儿()
1个月
[单选题]导致中枢性偏瘫包括同侧中枢性面,舌瘫的病损部位()
内囊
解析:内囊病变导致对侧下半部面肌、舌肌和肢体的瘫痪,偏瘫,这是运动的“三偏”。脑干病变导致交叉瘫,其中损伤平面:周围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中枢性瘫痪。丘脑一般与感觉障碍有关,小脑和脊髓病变不会引起面舌瘫。此题考查运动系统定位诊断,学好解剖是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关键。
[单选题]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病因不包括()
颅骨有外生性骨瘤
解析:这道题的考核要点在于了解导致颅内压力增高的病因常见于以下三大类:(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如脑组织体积增大(脑水肿),脑脊液增多(脑积水)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或过度灌注、脑血流增多;(2)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腔空间相对变小: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3)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小:如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颅骨广泛性凹陷骨折因骨性压迫或并发出血等引起颅内压增高,颅骨有外生性骨瘤不会引起颅内压升高。
[单选题]患者,女,56岁。近2个月内出现5次突然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每次持续6~15分钟。既往有严重神经官能症和头痛病史。现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