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A型人格

题目:中学生晓楠极端争强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晓楠的人格特征属于( )。

解析:美国学者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型人格理论。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做事认真负责、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属于不安定型人格。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题干中中学生晓楠的人格特征属于A型人格。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打篮球。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打篮球的是( )。
  •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三句话可知,甲和丙说的话是矛盾的,那么甲和丙之间必有一个人说的是真的,根据题干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可以推出乙说的话必为假,则乙会打篮球,再根据"只有一个会打篮球",故选择B项。

  • [单选题]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 )A.正确B.错误
  • 解析: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有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考试,期中、期末和毕业时进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实践考核三种。考查与考试的结果,常用的记分方法有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优、良、中、差;甲、乙、丙、丁;及格、不及格;或者是评语)。

  • [单选题]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
  • 中间阶段

  • 解析:高原现象,指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打破框架才有一个新的飞跃。故选择B。

  • [多选题]材料:   今天的语文课是一堂公开课,按平时上课的惯例,我应该依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因为这次讲演正轮到魏某,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煞"了我这堂公开课的"风景"?   但是,不容我多想,当师生互相问好以后,我正准备直接讲课时,魏某竟然举起手,并用哆嗦的声音说:"李……老师,今天……该我……讲演……"我只好让她走上讲台发表演说,内容是报告当天的新闻,她的声音照样结结巴巴,但比平时要稍微大声一些,而且看得出来,她事前是做了相当认真的准备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应该鼓励她,而且相信她会受到鼓舞的。   正当我准备热情洋溢地表扬她一番时,我脑子里突然转了一个弯,何不把我个人对她的表扬变成全班同学对她的赞赏呢?于是,我有意问全班同学:"比起过去,魏某的进步大不大啊?""大!"同学们一致说。"好!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魏某的进步表示祝贺!"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来自同学们的鼓励无疑让魏某振奋,因此,以后她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问题:   运用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评价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14分)

  • [单选题]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
  • 呈倒U型曲线

  • 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故选择A。

  • [单选题]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是( )。
  •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 解析: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 [单选题]15岁的刘某是某中学初三学生。不久前,他遭受了平生最大的"打击"。原来,班主任赵老师接连几次向刘某本人及其家长提出"建议":针对孩子的成绩和家庭状况,最好尽早结束学业,或另寻其他职业技术学校。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的职业道德规范。
  • 依法执教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规定:教师要"依法执教",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题干中,教师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对采取停学、停课、赶出教室等做法,不让学生听课,就是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违反了"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故选择D。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