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冯·诺依曼

题目: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是1946年由( )提出的,他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解析:1946年,美国的莫奇利.埃克脱.冯·诺依曼等人参加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从而开辟了计算机技术的新纪元。故选择C。A图灵,英国数学家,为计算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王老师工作勤勤恳恳,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地从上课到下课,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王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 )。
  • 教学方式

  • 解析: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谈论式、归纳式讲授式、重难点讲授法、实践活动式等。教师努力教学效果不佳,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方式问题,故选择B。A选项,王老师"不辞辛苦,勤勤恳恳",说明教学态度没有问题,排除A。C选项,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题干没有明确说教师的教育工具落后或不恰当,排除C。D选项,题干没有明确说教师使用了不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等),故排除D。

  • [单选题]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获得学业证书权和( )。
  • 公正评价权

  •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是指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的教育年限,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学习权是指学生有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的权利。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故选择B。

  • [单选题]1951年提出示范教育的是( )。
  • 瓦·根舍因

  • 解析:范例教学理论是1951年由德国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故选择B。A项,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之父。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出三中心论一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C项,怀特海一生在数学、哲学、教育等领域留下了大量著作。其中主要的是:《泛代数论》(1898)、《数学原理》(与罗素合著,1910-1913),他主张学科整合,就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如自然课(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社会课(历史、地理、经济、政治)D项,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法。作为杜威的学生,他沿袭了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他在1918年详细地论述了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成为这一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 [单选题]某学校一年级语文教师邓老师发现所教学生错别字偏高,于是他在识字教学中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之后他设计申报了"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机制与对策研究"课题。就课题产生而言,邓老师设计的课题来源于( )。
  • 教育改革的实践

  • 解析:从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的课题来源于教育的改革实践。

  • [多选题]下列与运动知觉有关的是( )。
  • 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距离

  • 解析:运动知觉是指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由此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距离都会影响知觉。

  • [单选题]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使用了( )。
  • 精加工策略

  •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 [单选题]化解消极情绪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消极情绪,下列正确的有( )。①宣泄调控②转移调控⑧放松训练④向教师父母朋友等寻求支持
  • 4个

  • 解析:调控情绪的方法具体包括,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哭泣宣泄、倾诉宣泄、书写宣泄、运动宣泄。故选择D。

  • [多选题]请结合具体教学事例,论述中学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中评价方式如何实施?

  • [多选题]材料:   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存在于民间,称为民间戏曲。另一种是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具有了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而形成的戏曲艺术。而戏曲现代化,更多的是指戏曲艺术的现代化。   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现代生活题材当然是现代戏曲艺术应该表现的内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通过古代生活题材同样也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对此有明确的认识,认为戏曲现代化的重心就是如何"以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方式,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意识","在历史剧中贯穿着作者当时的时代精神",所以"也不一定只有描写当代生活的戏才配称为现代化的戏曲,现代人写的历史剧一样也能成为很好的现代戏"。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戏曲艺术,在于它独特的戏曲表达形式,也就是说,不在于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而在于其如何表达这些思想内容。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可以反复欣赏的独特的形式美,是形势与内容两者和谐、有机的统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戏曲的形式尤其重要,而时下的戏曲现代化虽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尝试,但力度显见不足,也缺乏系统性,而且过度强调对现代生活的反映,这正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   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它的根脉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反观当代有一种越来越不尊重和漠视民间的趋势,当然,民间戏曲绝不会因为我们忽视她而自动消亡,因为它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会发现,某些方面民间戏曲在追求其现代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在一些地区,它甚至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他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也会是实现传统戏曲现代转型的一把密匙。   (摘编自刘祯、毛忠《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   问题:   (1)戏曲现代化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2)文章认为应如何走出戏曲艺术现代化的困境?请简要分析。(10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