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

  • 解析: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特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上肢较下肢严重,临床上先有感觉异常,后有运动神经受累。其次还可累及颅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泌尿等系统功能。而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典型表现。

  • [单选题]下列可能防止微血管病变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格列齐特

  • 解析: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均是磺酰脲类的口服降糖药的主要成分。格列齐特为第三代磺酰脲类,能使血小板黏附力减弱,代谢旺盛的血小板减少,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可防止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故本题选E。

  • [单选题]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措施是()。
  • 正确答案 :A
  • 饮食治疗

  • 解析: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应长期严格执行。对T1DM患者,在合适的总热量、食物成分、规则的餐饮安排等措施基础上,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对T1DM患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者,医学营养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及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因易乏力、间歇头晕3个月就诊,伴肢端麻木,无多尿、口渴。体检:身高165cm,体重75kg,BP18.7/12.3kPa(140/92mmHg),心肺无异常,双膝反射减弱,化验空腹血糖(FPG)6.5mmol/L(117mg/dl),餐后2小时血糖(2HPG)12mmol/L(216mg/dl)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 正确答案 :C
  • 胰岛素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 解析:考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1型糖尿病一般发病年龄较轻,对胰岛素敏感,不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一般发病年龄较大,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敏感性差,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但以上均不能作为鉴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依据,1型糖尿病也可在成年后发病,2型糖尿病治疗不及时或病变晚期时也可并发酮症酸中毒。两种糖尿病主要的区别在于胰岛素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1型糖尿病表现为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下,胰岛素释放曲线平直,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水平一般正常,胰岛素释放曲线表现为高峰延迟。

  • [单选题]42岁,男性,平素多食,肥胖,2次尿糖阳性,空腹血糖5.4mmol/L,饭后2小时血糖7.6mmol/L,考虑为()
  • 正确答案 :C
  • 肾性糖尿


  • [单选题]患者男,56岁。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晚10时突起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查脉搏120次/分,尿糖(-),尿酮(-),尿素氮10.0mmol/L,最可能为()
  • 正确答案 :A
  • 低血糖昏迷

  • 解析:该患者尿糖和尿酮均阴性,不支持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诊断,故不选B、C;尿素氮无明显升高,不考虑尿毒症昏迷的诊断,不选E;该患者起病时有心慌、手抖等症状,不似脑血管意外的起病表现,故不选D;低血糖昏迷起病多由低血糖引起心慌、手抖、力弱等症状,严重低血糖可引起昏迷,本患者符合上述表现,故选A。

  • [单选题]患者女,70岁。糖尿病20年,每日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4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13.6~14.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6~8.8mmol/L。关于空腹高血糖,确定原因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正确答案 :C
  • 多次测定夜间血糖

  • 解析:1.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③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可行夜间血糖监测,如可于0、2、4、6、8时分别测定血糖。若有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Somogyi效应;若无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黎明现象。答案为C。2.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高血糖以Somogyi或黎明现象最多见,答案为A。3.根据夜间监测血糖的结果,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调整胰岛素剂量。若为Somogyi效应所致,应减少胰岛素剂量;若为黎明现象所致,则应增加胰岛素剂量。答案为E。

  • [单选题]患者男,23岁。神志不清3小时入院,既往患1型糖尿病4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4天因腹泻而停用。体检:血压70/50mmHg,皮肤中度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130次/分。最可能与诊断无关的检查是()
  • 正确答案 :E
  • 血培养

  • 解析:1.1型糖尿病患者中断胰岛素治疗易发生酮症酸中毒。本例患者神志不清,中度脱水,呼吸深大,且有特征性烂苹果味,应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答案为B。高血糖高渗状态(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由于无明显酮症酸中毒,因此无呼吸深大表现。乳酸性酸中毒常有口服苯乙双胍病史,而不是胰岛素中断治疗史。低血糖昏迷有胰岛素过量史,而不是胰岛素中断治疗史,无酸中毒表现。感染性休克在2小时之内发生者少见,无脱水征,也无深大呼吸。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常规测定血电解质、血糖,进行血气分析,急查尿糖、尿酮了解是否阳性。血细菌培养对本病诊断价值不大,血培养常用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答案为E。3.补液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环节,此外还要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以降低血糖,答案为E。治疗过程中一般不必纠酸,只有在重度酸中毒(pH

  • [单选题]患者女,70岁。糖尿病20年,每日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4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13.6~14.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6~8.8mmol/L。最可能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A
  • Somogyi或黎明现象

  • 解析:1.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③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可行夜间血糖监测,如可于0、2、4、6、8时分别测定血糖。若有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Somogyi效应;若无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黎明现象。答案为C。2.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高血糖以Somogyi或黎明现象最多见,答案为A。3.根据夜间监测血糖的结果,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调整胰岛素剂量。若为Somogyi效应所致,应减少胰岛素剂量;若为黎明现象所致,则应增加胰岛素剂量。答案为E。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高血压题库 肺结核题库 胃、十二指肠疾病题库 口腔基础医学题库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题库 宫颈肿瘤题库 淋巴瘤题库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题库 公共卫生伦理题库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