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54岁。缺失,前后均有基牙。按Kennedy分类属于()。
正确答案 :D
第三类-亚类
解析:百缺失,前后均有基牙。按Kennedy分类属于第三类-亚类。故本题答案是D。易误选C。
[单选题]男,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戴用一周。主诉黏膜压痛且位置不确定,咀嚼时义齿易脱位。检查发现,面部形态自然,义齿固位良好,基托边缘伸展适度,但咬合时下颌义齿轻度移位。其原因是()。
正确答案 :D
咬合干扰
解析:通过检查可以发现疼痛位置不确定,这可能是咬合不平衡或者垂直距离恢复过高的表现,但是通过面部形态自然可以排除垂直距离过高。所以原因应是咬合不平衡导致咀嚼时义齿翘动,破坏边缘封闭;而使义齿脱位、咬合时下颌义齿轻度移位也证明了干扰的存在。故本题答案是D。"原因"是常考点,复习时要特别留意。
[单选题]女,40岁。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粘固后三天,检查牙龈红肿,探诊出血,诊断为龈缘炎,不可能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E
咬合早接触
解析:咬合早接触的表现一般是咬合痛,不会导致牙龈的炎症;冠边缘不密合导致局部菌斑堆积,冠边缘过长、龈沟内粘固剂残留直接刺激牙龈,都可能会导致牙龈炎症;轴壁突度过小时,食物直接充压在龈隙沟内,引起牙龈附着破坏,导致牙龈炎。故本题答案是E。
[单选题]关于双端固定桥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当在前牙双端固定桥的桥体前方中份加载时,支点线为两个基牙颈部的连线
解析:当在前牙双端固定桥的桥体前方中份加载时,支点线为两个基牙的根尖1/3和根中1/3交界的连线。
[单选题]患者男,40岁,缺失,余留牙Ⅱ度松动,有广泛的龋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拔除剩余牙点,采用全口义齿修复
[单选题]全口义齿初戴时,用双手交替加压检查,发现上颌义齿左右翘动,最常见原因是()。
正确答案 :E
腭部硬区相应基托组织面未缓冲
解析:腭部硬区由于黏膜较薄,常易形成义齿支点,因此制作过程中应做足够的缓冲。
[单选题]主承托区可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E
有坚韧的黏膜下层
解析:主承托区的骨组织上覆盖着高度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其下有致密的黏膜下层所附着,故能承受咀嚼压力。
[单选题]2672633
正确答案 :
[单选题]2672811
正确答案 :D
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下颌前伸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