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血压过高,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脑灌注过多
题目: 患者男,59岁,因“血压升高,发生癫痫样抽搐”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生气后,血压升至250/120 mmHg(1 mmHg=0.133 kPa),出现癫痫样抽搐、呕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颅脑CT未见异常。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性,42岁,胸闷、心悸12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一系列大小相同、形态如锯齿样的规则的扑动波,以Ⅱ、Ⅲ、aVF、Ⅴ1导联明显,考虑心房扑动,终止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方法是
同步直流电复律
解析:终止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同步直流电复律。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可转化为由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心房内产生250~350次∕分左右规则的冲动,引起快而协调的心房收缩,心室律多数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少数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均),心室率常在140~160次∕分之间。心房扑动也分为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其发生率较心房颤动少。临床表现:①轻者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有心悸、心慌、乏力;②严重者头晕、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少数患者可因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而引起脑栓塞;③心室律规则,140~160次∕分左右,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可较慢,且不规则;④有时心室率可因房室传导比例的转变而突然自动成倍增减,按摩颈动脉窦或压迫眼球可使心室率减慢或突然减半,解除压迫后又即恢复到原有心率水平,部分可听到心房收缩音。诊断依据:①常见病因与心房颤动基本相同。②心悸、心律规则或不规则,有时心率可突然减慢或突然加倍。③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一系列大小相同、形态如锯齿样的规则的扑动波,称F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相同,如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可呈宽大畸形;心室律可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也可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匀)。
[单选题]一妇人,25岁,怀孕2个月,恶心,呕吐不食,口淡,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
香砂六君子汤
[单选题]张某某,男,32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吐后较舒,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治疗宜选( )
保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