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生产、销售假药案 聚众斗殴案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案

题目:治安管理部门管辖《刑法》规定的下列案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地质勘探队队长孙某将队里配发的手枪2支出租给他人使用,出租期间,租枪人并未使用这2支枪,孙某的行为应如何论处()
  • 非法出租枪支罪

  • 解析:孙某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单位配枪给他人使用,触犯刑法第128条规定。

  • [单选题]张某、王某、纪某3人均是油漆工。1998年7月9日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张某说这油漆是否能燃烧,纪某说我去试试,纪某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纪某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种?
  • 过于自信过失

  • 解析:选项C是行为人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题目中张某身为油漆工对在点燃油漆会导致失火应有预见。因此,C项不正确。选项A明显错误,车间烧毁不是由于不可预见的客观原因所致。间接故意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张某明显不符合间接故意的主观要件,选项B不正确。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哪种?
  • 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 解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包括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实行未终了阶段的中止和实行终了阶段的中止。选项A在犯罪预备阶段主动停止犯罪属于犯罪中止。选项A正确。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三个特征,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选项B犯罪分子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停止犯罪,是出于惧怕惩罚的心理,而并非自动停止犯罪。C选项中犯罪分子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因此不是犯罪中止。选项D中,犯罪分子停止犯罪是出于犯罪目的已经实现的错误的认识,而并非主动停止犯罪。选项D错误。

  • [单选题]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 非法拘禁罪


  • 推荐下载科目: 起诉题库 侦查题库 执行题库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题库 抽象行政行为题库 危害公共安全罪题库 刑罚执行题库 刑罚概说题库 罪刑各论概说题库 期间、送达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