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西安事变

题目:2016年是以下哪一个事变"80周年"?( )

解析: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在1927年。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解析: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不均衡。它体现在两个方面:(1)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2)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A、C、D均属于不平衡性的表现,B项属于个别差异性。

  • [多选题]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 )
  • 解析: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 [单选题]小贝通过设置学习目标、自我控制、复查等方式来促进学习。他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 元认知策略

  •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 [单选题]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
  • 公正阶段

  • 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可逆性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四个阶段。在自我中心阶段,规则对儿童来说,不具有约束力;在权威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在可逆性阶段,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在公正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 [单选题]职业倦怠是一种( )状态。
  • 身心耗竭

  • 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 [多选题]阅读《光的折射》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放映山东电视台拍摄的《海市蜃楼》片段) 师:目睹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之后,同学们有何感想? 生1:大自然太奇妙了! 生2:海市蜃楼真美,真壮观! 生3: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那样神奇、美丽? 师:同学们也许还会提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提出问题是好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先来研究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把筷子斜插入水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直接看筷子和通过水看筷子是否一样? (教师演示筷子斜插入水中的实验,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那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 师:这位同学的猜想到底对不对?用什么来检验? 生:用实验! 师:对!用什么样的实验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 生:让一束光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方向。为了便于观察,还应当用透明的器皿来装水。 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设计思想正好和老师一致,在你们的桌上,已经摆放着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光学仪器盒,老师先把实验装置介绍一下,然后同学们就可以动手做实验了。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后,学生动手实验。)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生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师:回答得很好!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师:上节物理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光在反射时遵循哪些规律? 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类比于光的反射定律,你能否猜测一下,光是怎样进行折射的?可能遵循哪些规律? 生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生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生3: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生4: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生5: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生6: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光的折射现象是否遵循这样的规律呢?带着这个问题,现在,咱们人人都来当一回科学家,利用桌上的光学仪器盒来研究光在折射中有什么规律。我们还要看一看哪一组发现的现象多,归纳的结论准确而完整。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查、指导、答疑,把个别游离于实验小组之外的学生及时“拉”回小组实验,并时而指点操作不正确的学生,时而参与到学生的实验操作之中。大约10分钟后,许多学生画出了光路图,并整理出实验结论,学生实验操作基本完毕。)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哪些结论?(指定一个小组)请你们小组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师:其他小组是否也得到这两条结论?如果是,请举手。 (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还有其他结论要补充吗? 生:有!我们小组还发现,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也可能不发生改变,比如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 师:完全正确。同学们还有其他意见吗?比如说关于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你们的猜想如何?实验的结果又是如何? 生:我原先猜想折射角应当等于入射角,理由是与光的反射定律类比。通过实验发现,折射角一般不等于入射角。 师:这说明什么呢?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得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位同学就是这么做的,首先,他敢于大胆猜想,然后,他能利用实验来检验这种猜想。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掌声)…… 问题:(1)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上述教学案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特点。 (2)对该案例进行简要评析。

  • [单选题]吴老师在指导青年教师时说道:“我们是生物老师,自己就知道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这种多样性的重要,所以对各有所长的学生,我们可不能做一个把学生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园丁。”这种说法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
  • 复杂性

  • 解析: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其中,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即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学生不仅有先天素质的差异,还有后天环境造成的个性差异。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本题中,吴老师的话恰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故本题选C。

  • [单选题]16岁的学生王某放学途中不慎将同学孙某眼部戳伤。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于该事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 王某的监护人

  •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题干中,孙某眼睛受到伤害,发生在放学途中,学校并无行为不当,因此,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应当由学生或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王某已满16岁,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孙某的眼睛受伤负有责任。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题干中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王某的监护人。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