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22125万元
题目: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乙材料计价,2月初乙材料结存150吨,购入单价15万元。2012年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1)1日购买甲设备,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1000万元,增值税为170万元。已入库准备购建生产设备。(2)6日购买乙材料1800吨,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19000万元,增值税为3230万元,另付运杂费800万元。实际收到1800吨材料已入库准备生产产品。(3)10日购买丙工程物资,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2000万元,增值税为340万元。已入库准备购建厂房。(4)18日购买乙材料1400吨,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15000万元,增值税为2550万元,另付运杂费525万元。实际收到1350吨材料已入库准备生产产品,短缺50吨属于合理损耗。(5)20日发出乙材料1350吨用于生产产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问题。乙材料月末结存额为()。
解析:『答案解析』乙材料月末结存额=(150-150)×15+(1800-1200)×11+1350×11.5=22125(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业务中,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是()。
B、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解析:【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综合)。选项A、C、D,均为所有者权益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变动,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选项B,借记利润分配,贷记应付股利,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
[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现金流量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3700万元
[单选题]销售收入应计入销售期间的利润表,这体现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
会计分期
解析: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多选题]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处理正确的有()
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解析: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处理:企业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一方面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单选题]甲公司决定以库存商品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B公司的股票)与乙公司交换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设备一台。(1)甲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4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为520万元(其中:成本为4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2)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672万元;固定资产设备的账面原值为48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288万元(含增值税),另外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8万元。(3)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入的资产均不改变其用途。甲公司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税费8万元,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运费10万元。乙公司为换入库存商品支付保险费3万元,为换入B公司的股票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4)假设两公司都没有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要求:
解析:甲公司收到补价的金额=400+600-672-288/(1+17%)=81.85(万元)甲公司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81.85/(400+600)×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