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题目: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择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 )。
控制器
解析: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控制器。故选择B。
[单选题]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要求( )。
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解析: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故选择A。B项,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项,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D项,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单选题]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
知识与能力
解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故选择A。B项,直接经验就是学生在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悟、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文化成果,是个体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C项,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D项,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由于表述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程序性知识
解析: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方法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单选题]"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这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 )
加捏
解析:加涅说:"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单选题]于老师在布置物理作业时,只出了一道题,但要求学生用五种以上的方法解答该题。这说明于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 )。
发散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题干中,于老师要求学生用五种以上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的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聚合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习惯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