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三阴交位于()
解析:1.隐自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2.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胃痛、呕吐、食不化、腹痛、泄泻、痢疾。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治疗失眠、腹胀纳呆、遗尿、小便不利、妇科病。4.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治疗膝关节酸痛、小便不利、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黄疸。5.血海穴位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既是腑会穴,又是胃之募穴的是()
中脘
解析:考点:1.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小便不利、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周、崩漏、带下、阴挺、不孕。2.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中风脱证、虚劳赢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3.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4.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5.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6.廉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舌下肿痛、舌纵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喉痹、吞咽困难。
[单选题]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应首选()
四缝
解析:考点:1.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头痛、睹晕、失眠、健忘、癫痫。2.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3.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头痛、目疾。夹脊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穴,左右共34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4.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为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膝痛、腿痛、脚气。5.四缝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小儿疳积、百日咳。6.胆囊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7.膝眼在髌尖两侧凹陷中。膝痛、腿脚重痛、脚气。
[单选题]平补平泻法是()
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解析:考点:捻转补泻:补法--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提插补泻: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单选题]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方法是()
舒张进针法
[单选题]属于捻转补泻中补法的操作是()
A.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B.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慢,操作时间短C.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操作时间短D.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长E.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单选题]在胸部没有穴位的经脉是()
手少阴心经
[单选题]照海穴的主治病证是()
咽喉干痛
解析:照海属足少阴肾经,有滋肾阴、降虚火、利咽消肿之功,可用治咽喉干痛;另照海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可治神志疾患。
[单选题]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
解析: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