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磷脂、蛋白质
题目:血小板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和脂质(包括糖脂)组成。膜脂质中磷脂占主要成分(75%~80%),其次是胆固醇(20%~25%),糖脂占2%~5%。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是()。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
解析: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Quick于1935年创立的。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其凝固时间取决于凝血因子Ⅱ、Ⅶ、Ⅴ、Ⅹ、Ⅰ的水平。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正确选项是E。
[单选题]在急性缺血性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中哪种物质水平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Fg
解析: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单选题]若凝块稳定性试验阳性需进一步做证实试验,对证实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进一步应做证实试验测定酶的活性和蛋白质浓度,并对第ⅩⅢ因子缺乏分型。可对患者纤维蛋白凝块用放射标记胺类物质渗入蛋白质(如酪蛋白)的方法、免疫化学方法和扫描以定量γ-和α-链的交联形成。这些方法精确敏感,也用于测定治疗制品在体内的半衰期以帮助治疗。
[单选题]下列哪一凝血因子在转变为活化凝血因子过程中不需要Ca2+离子参与()。
因子Ⅻ→Ⅻa
解析:因子Ⅻ的激活由两种形式,但均不需要Ca2+离子的参与。固相激活:FⅫ与带负电荷的物质(如体内的胶原、微纤维、基底膜、长链脂肪酸等,或体外的玻璃、白陶土、硅藻土等)接触后,分子构型发生改变,活性部位暴露,成为活化因子Ⅻ(FⅫa)。液相(酶类)激活: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FⅫ被激活(FⅫa)。
[单选题]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相符合的是()。
骨髓象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加
解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骨髓象巨核细胞多增高,多在0.2×109/L(200/mm3)以上,甚至高达0.9×109/L[正常值(0.025~0.075)×10/L]。巨核细胞分类:原始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颗粒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极少见。
[单选题]参与凝块稳定性试验这一过程的是()。
钙离子
[单选题]血友病甲是缺乏()。
凝血因子Ⅷ
解析:血友病是Ⅹ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血友病甲,也称血友病A,占血友病的85%,是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其次是血友病乙,也称血友病B,占血友病的15%,是凝血因子Ⅸ缺乏引起;凝血因子Ⅺ缺乏比较罕见,通常称为血友病丙;血管性血友病是由于vWF因子缺乏引起,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进步,临床检出率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