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急性心肌炎

题目:患者女性,24岁,2周前发热38℃,伴咽痛、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等,治疗后好转。2天来感胸闷,气短。查体:心率100次/分,律整,心尖部有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各导联slT-T改变,白细胞7.2×109/L,血沉25mm/h,CPK、CPK-MB升高。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患者为青年女性,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天来的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室率增快,心电图伴有sT-T改变,心肌酶谱(特别是CK-MB)升高,未提及既往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史。综上应考虑急性心肌炎的可能性最大。患者无心绞痛症状,心肌梗死、心绞痛可不考虑;患者无心前区疼痛、无心包摩擦音,且心肌酶中CK-MB增高,不支持急性心包炎;由于既往无特殊病史,且患者为急性发病,不应首先考虑扩张型心肌病。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性,35岁,心悸、气促半年。心脏扩大,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双肺少许湿性啰音,肝大,下肢水肿。B超提示全心扩大明显。该患者所患疾病最常见的死因为()
  • 心力衰竭

  • 解析:该患者应首先考虑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的死因为心力衰竭。

  • [单选题]男性,30岁,因晕厥就诊,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增厚,其比值>1.3,最可能的诊断是()
  • 肥厚型心肌病

  • 解析:患者有晕厥症状,室间隔咀显增厚,与左心室后壁的比值大于1.3,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应首先考虑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主动脉瓣狭窄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出现室间隔及左心室壁肥厚,但其比值不应大于1.3;房间隔与室间隔缺损可有类似的杂音,一般无室间隔肥厚。

  • [单选题]诊断为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一般不宜应用()
  • 地高辛


  • [单选题]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 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与左窒后壁厚度之比>1.3

  • 解析:舒张期室间隔与后壁的厚度之比≥1.3,室间隔运动低下。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间前移(SAM),主动脉瓣在收缩期呈半关闭状态。

  • [单选题]患者男,46岁。因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数日就诊。心电图示左室肥大,Ⅱ、Ⅲ、aVL、aVF导联有病理性Q波。心导管检查示左室腔与流出道间压差>20mmHg,Brockenbrough现象阳性。诊断是()
  • 肥厚型心肌病

  •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可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电图最常见的表现为左心室肥大,ST-T改变,病理性Q波可在Ⅰ、aVL或Ⅱ、Ⅲ、aVF、VXB5.gif、V4导联上出现。心导管检查时,有梗阻者左心室腔与流出道间收缩压差>20mmHg。Brock-enbrough现象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异性表现。故选B。其他选项均不符合。

  • [单选题]患者女,42岁。劳累时心悸、气短2年,腹胀、尿少3天。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10次/分。胸部X线示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值60%,肺淤血。有助于该患者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 超声心动图

  • 解析: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可以初步考虑患者患有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早期即可有心腔轻度扩大,后期心室扩大,室壁运动普遍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故选B。心导管检查早期近乎正常。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用于辅助诊断心绞痛。

  • [单选题]恶性高血压()
  • 患者血压明显升高。体检:血压200/130mmHg(26.6/16.9kPA.,眼底出血、渗出、视盘水肿。实验室报告:肾功能不全

  • 解析:恶性高血压病情发展急骤,舒张压持续大于130mmHg,并有头痛、视物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肾脏损害突出,常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只有A符合这些症状。故1题选A。

  • 推荐下载科目: 胰腺疾病题库 炎症性肠病题库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题库 白血病题库 溶血性贫血题库 肾上腺疾病题库 心包疾病题库 感染性心内膜炎题库 重症监护题库 循环系统疾病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