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增色效应

题目: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核酸理化性质的掌握情况。核酸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即DNA变性。DNA在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紫外区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因此呈现增色效应。DNA变性并不产生吸收波长发生转移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NA属于生物大分子,具有大分子的一般特性,如其溶液也表现为胶体溶液性质,具有一定的黏度。DNA变性将导致一些物理性质的改变,如黏度降低、密度、旋转偏振光的改变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C、D和E是错误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蛋白质α-螺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稳定α螺旋结构的是离子键

  • 解析:α-螺旋是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一种,主要指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肽链的全部肽键都形成氢键,链内氢键稳定其结构,而不是疏水作用。

  • [单选题]关于K值的意义,错误的是()
  • K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

  • 解析:此题考查K 值的概念,K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 [单选题]正常人清晨空腹时血糖浓度为()
  • 3.9~6.1mmol/L


  • [单选题]糖原分解的关键酶()
  • 磷酸化酶

  • 解析: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 [单选题]糖异生的关键酶()
  • 丙酮酸羧化酶

  • 解析: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糖异生需由4个关键酶,即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和葡萄糖-6-磷酸激酶;肉碱酯酰转移酶I是脂肪酸B氧化的限速酶,其活性高低控制着脂酰CoA进入线粒体氧化的速度。

  •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为()
  • 化脓性炎

  •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属化脓性炎

  • [单选题]下列关于m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是各种RNA分子中半衰期最长的一类


  • [单选题]输外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
  • 乳糜微粒


  • 推荐下载科目: 粉尘与尘肺题库 第四单元题库 血液生化题库 卫生法规题库 水体卫生题库 氨基酸代谢题库 抗原题库 妇女保健学综合练习题库 儿童伤害题库 重点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