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热邪

题目: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解析:选A是正确的,火热邪气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袭人体,易婚灼肝经,耗劫肝阴,使筋脉失养,而致肝风内动,表现为四肢抽搞,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故曰生风。同时,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又可迫血妄行,损伤络脉,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阻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故曰动血。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六淫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特点的邪气是()
  • 风邪


  • [单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凝滞

  • 解析: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因寒而痛,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无阻,故疼痛缓解或减轻。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风邪


  • [单选题]饮在皮肤的是()
  • 溢饮

  • 解析:溢饮指水液滞留于体表及皮下组织,与一般所谓水气病相同。临床表现为身体疼痛,四肢浮肿沉重,或见喘咳等(类似于心脏病水肿,肾炎水肿等状况)。饮在四肢皮肤称为溢饮,表现为身体困重疼痛,肢体皮肤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畏寒无汗等。四肢和皮肤是同一部位,其他选项都不在皮肤,或在胁下、胸膈、肠间。答案选C,比较切题。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之名,更以痰饮咳嗽,列为专章。谓饮有四种: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又提及留饮、伏饮,后人因有五饮、六饮之名。但所谓留饮、伏饮,是指水饮留而不行,伏而不出,实指饮病之新久浅深,四饮也不外于留、伏之理,并非四饮之外,另有留饮和伏饮。更有增澼饮、流饮为八饮者,殊不足采。据《金匮要略》所论,痰饮仅属饮中之一种,而诸饮又俱统于痰饮,痰饮每多相提并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其所谓留饮,即饮之留而不行者。伏饮,即饮之伏而不出者。本题考查的是痰饮的分类及意义,水饮不包括在内,而水饮内停导致水肿,不一定出现在皮肤。

  •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三脏是()
  • 肺、脾、肾


  • 推荐下载科目: 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题库 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题库 第十三单元发病题库 第十四单元病机题库 经络题库 精气、血、津液、神题库 奇恒之腑题库 病因题库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题库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