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教师提问略显繁琐,不利于整体把握内容
题目:阅读《囚绿记》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能从这篇课文的内容看出本文的写作背景吗?生:“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师:对,第13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的“我”,必须离开了。离开北平,离开公寓,最重要的是,还离开什么?生:常春藤。师:非常好。当初,作者就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了住在这间公寓?生:常春藤的绿影。师:这间公寓环境怎么样?生:不好。师:怎样不好呢?你是怎样发现它不好的呢?生:狭小。作者说它“高广不过一丈”。生:潮湿。“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生:简陋。“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窗户左下角的玻璃还被打碎了,有一个大孔隙。生:炎热。“窗是朝东的”,“早晨五点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师:读书很细心。很好。狭小,潮湿,简陋,炎热,这样的居室真可谓什么?用一个名词来定义它。生(齐):陋室!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完《寡人之于国也》后,要求学生注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种句式的特殊性,并归纳同类用法的句子。下列语句中,含有不同用法的一项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解析:题干中句子及A、B、D中句子都为倒装句,C为判断句,故C项当选。
[单选题]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师:我把题目中的“冷”改为“寒”“苦”,大家觉得这样改好不好?生:用“寒”字太过了一点,不能够表达景物的特点。生:“冷”字夹杂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寒”并不能表示。春雨用“冷”形容很恰当。“寒”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师:“寒”“苦”都不能表现出诗人心境即情。无法准确地表现“凄冷”的特点,还有情的凄凉。把景和情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通常我们称之为“意境”,它是一个复杂的美学概念。交织成诗意的空间。二者融为一体,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联想。那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意境?生:雨景在语言的表述下,融入了作者的深深的感情,表现出了一种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生:凄凉。师:哪位接着说?生:一种思乡之情。师:绵绵的思乡情绪。对上述教学片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讲授法运用的恰到的好处
解析:没有运用讲授法,是谈话法。
[单选题]某班开展“表达与交流”主题课活动,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相关要求,以下关于该课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注重对学生口语的教学,鼓励学生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表达与交流”中具体的课程目标没有强调“注重对学生口语的教学”。B、C、D三项在课标中都有提到。
[单选题]学生小王是某校高二年级的学生,平时爱打游戏,上课不专心,考试成绩往往是最后一名,但是对同学很讲义气,常常因为帮助受欺负的同学而打架。也爱劳动,每次打扫卫生都冲在第一个。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为小王写下了期末评语。下列选项中的评语不恰当的是()。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你不努力学习,以后怎么生活?难道要靠父母养一辈子吗?像你这么学习差的学生,是不会有人喜欢你的,以后你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解析:A、B、D三项的评语,老师不仅指出了小王的毛病,而且也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学生在看到评语之后能感觉到老师对自己依然是喜欢的、充满期望的。C项的评语直接否定了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话会让学生自我否定,失去进取和改正的信心。
[单选题]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名著导读”共选十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两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其所推荐名著涉及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包括小说、戏剧、语录体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旨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对该“名著导读”部分所实施的建议恰当的是()。
以“名著导读”部分所推荐的作品为重点,依据学情适当增补推荐作品
解析: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应该得到培养,但不可过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排除A;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引导关系到学生对名著阅读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不能以速度取胜,排除C;“名著导读”教学不一定花大量课时,可在课外自主安排,但不可全盘忽略,排除D。
[单选题]在讲授高中第一册的《错误》一文时,老师问学生:诗中女子等待的心理如何,是否能模仿出当时人物的表情。当即点到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很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于再现人物的表情,她显示出了她的从容与率真,她如实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有诗中女子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无法模仿人物的表情,如果我经历过,我想我会的。”老师当场表扬了学生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并指出不仅学习上要有这种诚实的学习态度,做人方面更应如此,还因自己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出了这个难题向学生道歉。该老师并不因为学生没有模仿出人物的表情而遗憾,相反,他为这位学生的直率叫好,同学们也为老师敢于及时纠正自身失误的态度叫好。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是()。
如果这是一堂公开课,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演,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且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些课堂教学的预演明显与这些要求相违背。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不是机械、僵化、一成不变地按照预设的方案教学,使教学设计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牢笼”,成为牵制教师、学生的无形的绳子,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