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 关于正中神经,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在肘窝位于肱动脉内侧

     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

     在前臂桡侧没有分支,是其安全侧

     分支支配前臂前群7个半肌

     在前臂部发出分支


  • [多选题]指间关节脱位的病理变化是
  • 正确答案 :ABCD
  • 关节囊破裂

    侧副韧带断裂

    关节结构丧失

    指骨基底部骨折


  • [多选题]下列疾病中多见于40-60岁约有
  • 正确答案 :BE
  • 跟腱骨膜囊炎

    跟痛症


  • [多选题]郁金、姜黄的功效共用点是
  • 正确答案 :AE
  • 活血散瘀

    行气止痛


  • [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骨折外因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重复外力

    肌肉牵拉


  • [多选题]胸内负压的生理作用有( )
  • 正确答案 :ABC
  • 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降低气道阻力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 解析:胸内负压又称胸膜内压,是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即胸膜腔)内的压力。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它始终低于大气压,故亦称“胸内负压”。其意义在于:1、 胸内负压有利于肺保持扩张状态,不至于由自身回缩力而缩小萎陷。由于吸气时胸内负压加大,可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肺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降低气道阻力2、有利于肺的回缩3、避免自身过多的憋气而对身体造成影响。故本题选择A、B、C。

  • [多选题]半月板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 正确答案 :ABCD
  • 膝关节疼痛

    膝部弹响

    膝部交锁征

    股四头肌萎缩

  • 解析:半月板损伤多有膝关节扭伤史。伤后膝关节立即发生剧烈的疼痛、关节肿胀、伸屈功能障碍,急性期由于剧痛,难以做详细的检查,故早期确诊比较困难。慢性期或无明显外伤史的患者,病程漫长,持续不愈,主要症状是膝关节活动痛,以行走和上下坡时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跛行。伸屈膝关节时,膝部有弹响,或出现“交锁征”,检查时见患膝不肿或稍肿,股四头肌较健侧萎缩,尤以内侧头明显。膝关节不能过伸和屈曲,关节间隙处压痛:回旋挤压试验、挤压研磨试验阳性。故A、B、C、D正确;E选项为髌骨软化症的体格检查方法,故排除。

  • [多选题]陈旧性脱位,手法复位的禁忌症:
  • 正确答案 :ABCDE
  •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关节脱位超过3~6个月

    关节周围已形成骨化性肌炎

    关节脱位合并骨折,骨块已在畸形位置愈合

    脱位的关节僵硬

  • 解析:对陈旧性关节脱位的治疗 应严格掌握手法适应证与禁忌证。脱位时间尚短,又无合并症的青壮年患者,关节周围无严重粘连者,均可试用手法整复,但应先在局部施行松解手法数分钟,而后整复脱位。脱位时间长、关节周围有明显骨化性肌炎、骨折且有大量骨痂形成,或伴有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骨质疏松及年老、体弱者,均不适宜手法整复。据此选选ABCDE。

  • [多选题]诊断无明显移位骨折的重要体征是( )。
  • 正确答案 :AC
  • 纵轴叩击痛

    环状压痛

  • 解析:有时患者其实以骨折,但骨折无以为,可通过局部环形压痛和纵向叩击痛确诊。B为一般损伤也可出现。DE为移位骨折的表现,故不选,故选AC。

  •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正确答案 :C
  • 腹胀


  • [多选题]厥证治法包括( )
  • 正确答案 :ABCDE
  • 回阳救逆法

    辛寒清热法

    寒温并用,安蛔止痛法

    舒肝解郁法

    温胃化饮法


  • [单选题]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B
  • 生姜泻心汤


  • [单选题]据原文,阳明病的外证是
  • 正确答案 :C
  •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 [多选题]下列属于甘温扶阳法的方剂有( )
  • 正确答案 :AB
  • 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 [多选题]温毒类疾病常用内服、外治方有( )
  • 正确答案 :BDE
  • 普济消毒饮

    三黄二香散

    玉钥匙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呼吸内科学(正高) 血液病学(正高) 普通外科学(正高) 泌尿外科学(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核医学(正高)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