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题目: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可分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了保证()
  • 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种混杂因素


  • [单选题]某地乙肝发病率通常在4%左右,为降低该地区乙肝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拟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知该疫苗的效果指数为10。通过疫苗的接种,可望使该地乙肝发病率下降至()
  • 0.4%


  • [单选题]传染病暴发调查自始至终必须同步进行()
  • 暴发控制


  • [单选题]下列不是导致全球结核病疫情严重恶化原因的是()
  • 卡介苗针对成年人的预防效果不确定

  • 解析:卡介苗的接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结核病的疫情,虽然其对成人的预防效果暂不确定,但接种卡介苗并不能导致结核病疫情恶化。所以答案A是正确选择。

  • [单选题]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
  • 被动监测

  • 解析:此题属于流行病学疾病监测的内容,考查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概念。疾病监测中,主动监测的概念是指主动去搜索人群中的存在疾病或根据特殊需要进行的专门调查,而被动监测是指上级机构接受下级的常规报告的监测数据和资料,如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故答案B是最佳答案。错误选择主要是答案E和A,导致选择E的原因是不理解本题与考查的内容,而选择A的原因则是没有分清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概念。

  • [单选题]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的是()
  • 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 [单选题]用住院患者作研究对象易发生()
  • 选择偏倚


  • [单选题]流行过程是指()
  •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

  • 解析:选析第1、3题。1题: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所以选C。3题: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就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故选择B。

  • 推荐下载科目: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库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题库 环境卫生学题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题库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题库 免疫球蛋白题库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题库 肿瘤免疫题库 脂类代谢题库 消化和吸收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