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题目: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故选择D选项。其中,A、B选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AB选项说法错误,排除。C选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C选项说法错误,排除。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 夸美纽斯

  • 解析: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1632年发表作品《大教学论》。故选择D。夸美纽斯的主要考点包括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提出"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故选择D。A选项,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发现学习。B选项,赫尔巴特三中心指教师、课堂、教材。赫尔巴特的其它考点包括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C选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考点包括提出三中心论一一"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一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

  • [多选题]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 解析: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数育方法:教育启示为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也就是说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能使用相同的方式教学,否则就是搞一刀切。

  • [单选题]《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的教学原则是( )。
  • 循序渐进原则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学记》的理解及教学原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指的是(如果不按教学规律逐渐推进)凌乱施教,等到发现了问题时再弥补就来不及了。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故选择B。A项,因材施教原则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出自<论语》一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早提出启发性原则的是孔子一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西方最早提出启发性原则的是苏格拉底一一"产婆术"。

  • [单选题]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 )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 内在动机

  • 解析:考查的是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 [单选题]每次上新课前,老师都会预设问题激发学习,并让学生预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 )。
  • 准备律

  • 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有三个重要的学习定律,分别是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题干中提前预习,符合准备律的特点。

  • [单选题]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下属于中学生对惩罚的看法的是( )。
  • 犯了过错被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

  • 解析:中学生所处的道德认识阶段是公证道的阶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平、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 [多选题]如何做到热爱学生?(10分)

  • [多选题]案例: 李老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课的教学中,提出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让学生进行讨论。 老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力,也学过物体的运动,那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呢?还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大家思考一下,可以互相讨论。 学生甲:我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通过用手移动书的实验来解释。 学生乙: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他没有做实验,用了书上的科学事实来说明。 老师:的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大家要把它记住了。 学生甲:老师,我认为不对,这本书如果我们对它不施加力,它明明就停止运动了,这显然就是力在 维持物体运动的呀! 学生乙:书上说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学生甲:可实际情况是确实是维持运动的…… 问题:(1)针对上述案例,指出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相关物理概念。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