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
知识性认知偏差 个性的认知偏差
题目:依据临床案例分类,可把致病的认知因素分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6岁,本科学历,退休公务员。案例介绍:求助者曾在郊区某单位任科长,半年前退休后在丈夫的坚持下回到市内照顾公婆,求助者内心极其不情愿。几个星期共同生活下来,求助者感到婆婆过于强势,家里什么事情都要做主,自己简直就是受气的小媳妇,因此对婆婆颇有微词,与婆婆的关系不和。求助者提出回郊区自己的家,但丈夫坚决不同意。求助者自己单独回去生活了一段时间,感到非常寂寞,只能回来。但想到婆婆的所作所为,很生气。一直想同丈夫回郊区自己的家,但因无法说动丈夫而苦恼。半年多来经常头疼、失眠、心前区明显不适,食欲也明显下降。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虽然与自己母亲在同一城市,也很少回去看望,但面对母亲的体弱多病,觉得有些内心不安,也不愿意与亲戚们来往,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同学、朋友间的聚会。丈夫说她更年期,耍脾气。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在单位任领导职务多年,颇有成绩,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目前情绪较为低落。"
[单选题]贝克和雷米提出的深层错误观念是指()。
A、求助者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错误观念
[单选题]案例七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未婚,医院检验科化验员。求助者自述:近半年来,总感到哪里都脏,尤其是门把手,所以反复洗手。反复擦门把手,把手都洗破了也不行,知道不用这样,但就是控制不住。案例介绍:求助者两年前去医院实习,每天与大、小便样本打交道,有时来不及洗手就开关门,被领导看见了并受过批评,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次回家没洗手就拿杯子喝水,被母亲训斥。从此以后,每天都要认真洗手。半年多前,为一艾滋病病人化验了尿样,尽管知道艾滋病病人的小便不传染,但心里还是担心,做完化验后反复洗手还总是感到不干净。这以后两年前的问题又出现了,怕摸门把又反复洗手。明明知道已经干净了。但心里总感到不踏实,控制不住要反复洗手,否则就心慌,总担心“万一没洗干净呢?”,为此耽误了太攀时间,也影响了工作。许多同事、朋友都不理解,自己为洗不洗手的事很烦恼,情绪低落,经常头痛,失眠。求助者父母反映: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管教严格,尤其祖母要求很严,小时候一般不让他自己独自出去玩。上学后学习很努力,听父母的话,做事很认真,比较胆小,同学关系一般。实习期间有过一阵反复洗手的情况。近来情绪低落,不想上班,担心自己的前途。
解析:求助者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已经丧失,表现出认知和意志行为的不协调。因此,求助者属于心理异常。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因此,排除精神病性障碍。引起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是与现实关系不大,没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事情,因此,其属于心理冲突的变形,应考虑为神经症。求助者存在典型的强迫行为(强迫洗手),因此,初步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抑郁性神经症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动作减少为主要特征。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行为表现“理解”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