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
题目: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
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结果要保持一致。这一指标指的是( )。
信度
解析:测验的质量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的差距。
[多选题]教师应怎样帮助学生提高知觉理解性?
[单选题]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奴隶社会
解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进入奴隶社会,学校教育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出现,开始从生产劳动中脱离。故选择B。A选项,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还有: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没有专职的教师,更没有学校教育;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C项,封建社会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且具有阶级性,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非始于封建社会。D选项,近代社会一一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教育,由于生产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开始相融合。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还有: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德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
[多选题]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10分)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价是( )。
形成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一般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只关心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不评定学生名次,为教师提供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