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C1q

题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MHCⅢ类分子()

解析:C4A、C4B、B因子及C2均属于MHC的第Ⅲ类分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下述哪种无机离子参与()
  • Ca2+

  • 解析: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Ca的参与。考点:补体的合成与代谢

  • [单选题]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 C5~C9


  • [单选题]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 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


  •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补体结合试验只是用来检测()
  • 待测抗原或抗体

  • 解析:补体结合试验是经典途径的抗原抗体反应之一,是用免疫溶血机制作为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的实验

  • [单选题]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经典激活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 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 解析: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是IC激活C1q,进而使C1r构象改变而活化。活化的C1r使C1s裂解,形成活化的C1复合物。该复合物使C4裂解成C4a和C4b,C4b使得C2裂解为C2a和C2b,并与C2a结合为C4b2a,就是CP的C3转化酶。C4b2a使C3裂解为C3a和C3b,并结合为C4b2a3b,形成CP的C5转化酶。该酶裂解C5,生成C5a和C5b,C5b和C6、C7生成C5b67,再和C8结合生成C5b678并嵌入靶细胞的细胞膜,继而C9插入生成环形孔道就是所谓的攻膜复合物MAC,使靶细胞破裂死亡。因此活化顺序为C142356789。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
  • 促抗体生成

  • 解析:补体具有溶细胞作用,可以溶解细胞、抗菌、溶解有包膜的病毒;对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

  • [单选题]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的参与()
  • C3

  • 解析:补体系统的激活,不论经典途径还是替代途径均有C的参与。

  • [单选题]关于补体活化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
  • 旁路途径的活化是从C4开始,由B因子、D因子参与激活的过程

  • 解析:旁路途径的活化是从C3开始。

  • [单选题]单个补体成分含量测定()
  • 免疫化学法

  • 解析:免疫溶血法用于补体成分活性的检测。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题库 临床免疫技术综合练习题库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题库 内科学基础题库 医学遗传学题库 病原学题库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题库 补体检测及应用题库 固相膜免疫测定题库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