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女,52岁。急性口服农药30ml入院。体格检查:BP110/75mmHg,意识不清,呼出气体有大蒜味,流涎,双侧瞳孔如针尖样,两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胆碱酯酶活力为正常的28%。诊断为急性有机磷中毒。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性氰化物中毒时,患者呼吸气味为()
苦杏仁味
[单选题]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病机制主要为()
氧化血红蛋白
[多选题]患者女,28岁。主因急性口服百草枯(约20ml)3h入院。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36.5℃,P86次/min,R24次/min,BP100/80mmHg。口唇无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多选题]患者女,52岁。急性口服农药30ml入院。体格检查:BP110/75mmHg,意识不清,呼出气体有大蒜味,流涎,双侧瞳孔如针尖样,两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胆碱酯酶活力为正常的28%。诊断为急性有机磷中毒。
[单选题]可吸附、沉淀或中和药物的洗胃液是()
药用炭2份,鞣酸、氧化镁各1份的混合物5g加温水500ml
解析:选用洗胃液不同:①活性炭吸附剂:活性炭是强力吸附剂,能吸附多种毒物。不能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毒物有乙醇、铁和锂等。活性炭的效用有时间依赖性,因此应在摄毒60分钟内给予活性炭。活性炭结合是一种饱和过程,需要应用超过毒物的足量活性炭来吸附毒物。首次1~2g/kg,加水200ml,由胃管注入,2~4小时重复应用0.5~1.0g/kg,直至症状改善。活性炭解救对氨基水杨酸盐中毒的理想比例为10:1,推荐活性炭剂量为25~100g。应用活性炭主要并发症有呕吐、肠梗阻和吸入性肺炎。②中和剂:强酸用弱碱(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不要用碳酸氢钠,因其遇酸后可生成二氧化碳,使胃肠充气膨胀,有造成穿孔危险。强碱可用弱酸类物质(如食醋、果汁等)中和。③沉淀剂:有些化学物与毒物作用,生成溶解度低、毒性小的物质,因而可用作洗胃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与氟化物或草酸盐作用,生成氟化钙或草酸钙沉淀。2%~5%硫酸钠与可溶性钡盐作用,生成不溶性硫酸钡。生理盐水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④解毒药:解毒药与体内存留毒物起中和、氧化和沉淀等化学作用,使毒物失去毒性。根据毒物种类不同,选用1:5000高锰酸钾液,可使生物碱、蕈类氧化而解毒。
[单选题]患者女,28岁。被人发现昏迷且休克,屋内有火炉,且发现有敌敌畏空瓶。查体:体温36℃,BP:90/60mmHg,四肢厥冷、腱反射消失、心电图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尿糖(+)、尿蛋白(+)、血液的COHb为60%。对该患者首要的治疗方法是()
氧气疗法
解析:1.患者血液的COHb为60%,即可考虑为急性CO中毒。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吸入较低浓度CO即可产生大量COHb。血液COHb浓度达40%~60%,临床上诊断为CO重度中毒。选C。2.CO中毒者应给予100%氧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及COHb浓度降至10%以下。选E。3.中毒性肝炎,是由自然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等亲肝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所致的肝脏病变。分为感染中毒性肝炎:继发于细菌性感染的肝脏中毒性病变,以及慢性中毒性肝炎:长期接受锑、砷、磺胺、抗结核、镇静安眠药(如氯丙嗪,苯巴比妥类)等,是有毒物质引起的中毒反应。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