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营养不良,并发腹泻、呕吐时,均可导致以下的水,电解质紊乱,但除了()

解析:本题为一理解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营养不良状态下水、电解质代谢特点及营养不良合并脱水的临床特征的掌握程度。本题错选率不高,约10%,主要为错选D,少数错选A、B或C。营养不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时,常伴有多器官功能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的代谢紊乱。患儿脂肪被大量消耗,细胞外液容量扩增。由于ATP的合成减少,细胞膜钠泵(Na+-K+-ATP酶)功能受限,胞内钠潴留,胞内钾、镁降低,而血清钠、钾、镁、钙均降低。即细胞外液处低渗状态是营养不良的重要特征。由于分解代谢增强及尿液酸化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酸中毒。营养不良患儿常易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当有呕吐、腹泻时,容易出现低渗性脱水,血钠、钾、镁、钙等进一步降低,可出现低钙或低镁抽搐。解答本题首先注意这是一道否定题,宜用逐项分析的方法。如上述,低血钾症、低血钙症、低血镁症为营养不良患儿脱水时的常见并发症,故A、B、C可整组排除。而酸中毒可以是任何腹泻均可发生的紊乱,营养不良也不会例外,故D也可除外。如此便只剩下E为可选项。这时应判断E是否合题意,从营养不良儿体液是低渗的特征出发,其腹泻时更不可能产生高渗性脱水。可见从正、反的选择均E莫属。本题涉及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故错选率不高,答错者主要为对营养不良患儿的水、电解质的代谢特点未能掌握。尤其错选D最多,原因是电解质紊乱的基本概念也未掌握,也可能未注意是否定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点不是小于胎龄儿易发生的并发症()
  •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在掌握小于胎龄儿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的基础上,判断小于胎龄儿的并发症。错选率约25%,错选项依次为A、B和D。这是一道否定题,对此题判断中须注意的是题中的二个限定词:①不是;②并发症。本题正确选择应基于对小于胎龄儿的病理生理特点的理解。慢性宫内缺氧是小于胎龄儿最重要的病理,由于宫内慢性缺氧,肠蠕动增加和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入羊水,胎儿可在产前或产程中吸入污染胎粪的羊水,导致胎粪吸入综合征,故A项说法正确。缺氧可以使胎儿血有较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增多,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缺氧加上红细胞增多引起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造成肠黏膜的损伤,导致坏死性肠炎,故B、D选项的说法也正确。小于胎龄儿由于宫内营养不良,肝糖原存储较少,再加上糖异生不足,极易发生低血糖,故E选项的说法也正确。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多因性疾病,包括了感染性肝炎、代谢性疾病等,这些病可以是低体重的原因,但它们不直接与小于胎龄儿病理生理有联系,而且更不属并发症。A、B、D、E选项的说法均属正确,从排除法应选C,而从直接选择方法则按上述题解也可提示应直接选C。错选者主要是未掌握小于胎龄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同时混淆了并发症和病因的关系。

  • [单选题]婴幼儿哮喘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应用()
  • 局部糖皮质激素

  •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吸入用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 [单选题]5个月男孩因高热2天余入院,查:发育营养好,浅表淋巴结不大,结膜充血,咽红,唇较干红,卡疤周边红肿约2cm×3cm,心肺(-),实验室检查:WBC20×109/L,N78%,L22%,Pt200×109/L,ESR50mm/h,CRP80mg/L,最可能的诊断:()
  • 川崎病


  •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并发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
  • 低钠

  • 解析:最常见为低钠、低钾及低钙血症。长期禁盐、纳差,有时腹泻、呕吐及过多应用利尿剂,是低钠、低钾的常见原因(注意:低钠排首位),患儿出现厌食、乏力、精神萎靡,甚至血压下降、休克、惊厥。

  • [单选题]G/G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核型是()
  • 46,XX(或XY),-22,+t(21q22q)

  • 解析:G/G易位:是由于G组中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t(21q21q),或一个21号易位到一个22号染色体上,即t(21q22q)。

  • [单选题]男孩,6岁,5日前发热,头痛,恶心呕吐1次,次日稀便3次,精神不振,抽搐1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WBC15.2×109/L,脑脊髓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100×109/L,中性80%。

  • [单选题]能独坐,并坐得很稳,但不会爬,能无意识地发出复音,认识生熟人,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系统题库 细胞病理学题库 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题库 呼吸系统题库 呼吸科题库 皮肤及软组织题库 淋巴造血系统题库 消化科题库 血液科题库 肾脏内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