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职业生存

题目: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成本的角度来看,李老师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

解析: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课堂上小花指出刘老师对于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刘老师恼羞成怒的说:"小花,你厉害,以后你替老师上课好了!"关于刘老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无视学生主体地位。

  •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强调,要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一一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主体。题目中,教师一味想控制课堂,而没有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中心,没有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更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故选择B项。

  • [单选题]综合实践活动是( )。
  • 经验性课程

  • 解析:经验性课程又叫作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经验性课程。

  • [单选题]学生因上课认真听讲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操作条件反射

  • 解析:学生因上课认真听讲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正强化的过程,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 [单选题]我们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这是心理学上说的迁移。如果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两种学习活动的共同原理,迁移就可能产生,持这种观点是( )。
  • 概括化理论

  •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他认为先期学习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期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两种学习当中。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故选择B。A选项,桑代克等人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C选项,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从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即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D选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 [单选题]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具体运算阶段

  •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具体运算阶段的逻辑思维是需要依靠实物和直观形象进行的,不能依靠单纯的符号运算。即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与真实、具体的物体相关的思维活动。正如本题的前提"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所强调的。而形式运算与具体运算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局限于解决具体问题,而能够通过推断假设解决"如果一那么"的问题,就是说,即使没有去过某人的家,但只要知道具体位置,那么也能够通过头脑中存储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信息分析出去朋友家的具体方向。故选择C。A选项,感知运动阶段,即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认知特点包括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低级的行为图式,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B选项,前运算阶段,其特征为"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雏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D选项,形式运算阶段,其特征为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 [单选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了认识与探求真理的需求,对一定的事物总是产生这样或那样的( )。
  • 理智感

  • 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题目中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需求,正是智力活动中理智感的表现,故选择B。A选项,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C选项,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D选项,成就感不是基本情感的分类。

  • [多选题]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要求?(10分)

  • [多选题]简述100BASE-T中的“100”“BASE”和“T”的含义。(10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