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儿,2岁,发热、流涕、咽痛、咳嗽3天,发现面部及前胸、后背有淡红色细小斑丘疹2天,查体:结膜轻度充血,咽部充血,精神萎靡,面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明显,双肺呼吸音粗。

解析:这是2道理解、记忆、判断题。考学生对风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断的掌握程度。预测错误率不高。第1题常见错误:①选答"A",说明对风疹和麻疹临床表现的区别不熟悉。风疹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可在发热的第1天出现,全身症状轻微;而麻疹为大小不等的斑丘疹,逐渐弥漫全身,多在发热的第3~4天出现,全身症状多较严重;②选答"D",猩红热皮疹多在发热第2天出现,容易错选,但猩红热的典型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且猩红热全身症状多较重,咽部症状明显,局部充血,并可覆有脓性分泌物,不难鉴别。第2题常见错误:选答"D",嗜异凝集试验常用于检测EB病毒感染,而确诊风疹应依靠从细胞培养中分离到风疹病毒,但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临床多采用血凝抑制法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风疹病毒的抗体,若抗体滴度显著升高或前后2次效价升高4倍以上,有助于临床诊断。要点风疹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多在发热的第1天出现,全身症状轻微。血凝抑制法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风疹病毒的抗体滴度有助于临床诊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传染源是指()
  • 病原体己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学生对传染源概念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是属于传播途径的内容,应复习传播途径的方式;②选答"D","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和血制品"亦属于传播途径的内容,应复习传播途径的方式。要点病原体是指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

  • [单选题]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 特异性IgM抗体

  • 解析:以上五条均为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但只有血清学诊断才能确诊,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鼠类不只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还是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的传染源,因此鼠类接触史不能确诊流行性出血热;②选答"B",多数感染性疾病都可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因此选"B",也是有缺陷的;③选答"C",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征"是头痛、腰痛、眼眶痛,其中头痛是由于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腰痛与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周围组织水肿所致,"酒醉貌"是皮肤毛细血管损害的表现,这分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些表现均非流行性出血热所特有,因此"三痛征"和"酒醉貌"也不是确诊的依据;④选答"E",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可以升高,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因此此项不能作为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要点通过复习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掌握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可确诊流行性出血热。

  • [单选题]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 依患者情况及时补充液体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治疗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②选答"B",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是预防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③选答"E",洗胃、灌肠是毒物中毒治疗的重要措施。要点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呕吐,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治疗上主要依患者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对有明显感染表现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病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
  • 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损害基本特点的掌握。预测有一定的错误率。常见错误:①选答"D",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伤的病理损害混淆;②选答"B"和"E",说明对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中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没有掌握。要点复习钩端螺旋体病病理损害要抓住基本特点,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 [单选题]下列哪项乙型肝炎检查指标不容易被检测到()
  • HBcAg

  • 解析:核心抗原(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内,血中无游离的HBcAg,血液中的HBV颗粒经处理后才可以检测到HBcAg。

  • [单选题]以下关于三期梅毒损害的描述错误的是:()
  • 浅表性溃疡

  • 解析:三期梅毒形成的溃疡有树胶肿性浸润硬结,破溃后形成的溃疡基底仍有硬固性浸润,破坏组织力大,愈合可形成瘢痕。

  •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食欲不振、尿色变黄6天。体检发现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可扪及,质软,无明显触痛。周围血液RBC4.0x1012/L.WBC8.3×109/L,Hb138g/L,血清ALT740U/L,总胆红素84umol/L。
  • 解析:常见错误:第1题①选答"B",说明对病毒性肝炎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熟悉;钩体病的感染中毒症状更显著,常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腓肠肌压痛,WBC升高,肾损害等临床表现;②选答"C",恙虫病除持续发热外,多有淋巴结肿大,皮疹,焦痂或溃疡。第2题如果错选,是由于上一题判断错误引起的。患者表现为较典型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只要熟悉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难作出正确选择。

  • [单选题]患者,27岁,男性,河北省人。突起发热伴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10天,起病第5天出现全身皮疹。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咽喉充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皮肤有斑丘疹和少量皮下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3×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53.7×109/L。当地有类似患者,家里老鼠较多,有被蚤叮咬史。
  • 解析:与判断能力。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第1题选答"A"或"B",本例起病急,皮疹较多,分布广,无相对缓脉,无白细胞减少,不支持伤寒;患者未到过登革热流行区,周围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无减少,不支持登革热。应复习伤寒和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并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②第2题选答"A"或"B",本例临床诊断以地方性斑疹伤寒可能性大,伤寒或登革热可能性小;③第3题选答"D",罗红霉素对立克次体病有效,应复习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学治疗内容。要点本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都符合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诊断;检测血清外斐反应有助于明确诊断;青霉素对立克次体病无效。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广东省广州市郊区农民。近2周参加防洪工程劳动,8天前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四肢肌肉疼痛。曾服感冒药,疗效不明显。2天前发热消退,头痛加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每天2~3次。并且出现尿少、尿黄如浓茶样。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全身皮肤和巩膜中度黄染,结膜充血,肝于肋下1cm、脾于侧位肋下触及。挤压腓肠肌病人表情痛苦,颈硬2指,克氏征(+)。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2.1x109/L,红细胞为4.6×1012/L.血小板为191.1×109/L,血清胆红素308μmol/L.血沉30mm/h,BUN15mmoVL,Cr268μmoVL。
  • 解析:第2题选答"B"或"E",说明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治疗选择青霉素不熟悉

  •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题库 康复医学科题库 医院感染管理科题库 传染病防治题库 职业卫生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