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题目:"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

解析: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强调,教师要拥有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题目中句子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他的行为可以做别人的学习的榜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体现了教师的师德修养。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林某是一名15岁的中国籍新加坡女孩儿,关于她接受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
  • 只要是中国国籍的公民,就享有我国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利及义务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故选择A。

  • [单选题]班主任王老师规定早操迟到的学生一律在教室外罚站,小涛不愿被罚站,于是每天早早到校。根据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小涛出操的行为主要是通过( )获得的。
  • 负强化

  • 解析:题目中小涛出操行为增加了,所以是一种强化,排出C、D。小涛不愿被罚站,于是每天早早到校,属于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 [单选题]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其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为( )。
  • 垂直迁移

  • 解析: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即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学习掌握了水果这一上位概念,要学习芒果这一下位概念,如果告诉学习者芒果是一种水果,就很容易掌握芒果这一概念。这种迁移就是垂直迁移。A项,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B选项,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C选项,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也叫横向迁移。

  • [单选题]高中教师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遵循的是( )。
  • 因材施教原则

  • 解析:高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说明该教师注意到学生间的差异,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 [单选题]教师组织课外活动( )。
  • 更有明确的目的

  • 解析:课外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 [多选题]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9~21题。   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二、解释下列词语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三、阅读下列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单元介绍   本单元选入的是描绘自然山水的古诗文。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19.从阅读文言文要注意语言积累、感悟的角度,谈谈你对《三峡》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20分) 20.根据上述资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21.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 [多选题]材料:   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陈老师讲解。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觉得不但收获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当然,陈老师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的同学老是找不到学习方法,也不愿意发言,习惯当听众,王春就是这样的孩子。陈老师有一次点名让王春发言,王春站起来紧张得面红耳赤,陈老师示意王春坐下。课后,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说:"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开讲,那我们就私下聊吧。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就补上你的课堂发言吧。"在陈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拓宽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 [单选题]《人间词话》是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他提出的关于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的核心理论是( )。
  • "境界"说

  • 解析:《人间词话》开篇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理论与全书脉络,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沟通书中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将"境界"说视为创作原则,更把它当作批评标准。他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是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考点点拨: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