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城市给水设施布置形式分为()形式。
  • 正确答案 :B
  • 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 解析: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应遵循国家的建设方针,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城市给水设施布置形式。①统一给水系统: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由同一管网供给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到用户的给水系统,称为统一给水系统。多用在新建中小城镇、工业区、开发区及用户较为集中,各用户对水质、水压无特殊要求或相差不大,地形比较平坦,建筑物层数差异不大的情况。该系统管理简单,但供水安全性低。②分质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是取水构筑物从同一水源或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净化过程,用不同的管道,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个用户的给水系统。城市中工业较集中的区域,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应采用分质供水,城市其他范围内对饮用水与杂用水应进行分质供水。③分区给水系统:把城市的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个区,每区有泵站和管网等,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分区给水可以使管网水压不超出水管所能承受的压力,减少漏水量和减少能量的浪费,但将增加管网造价且管理比较分散。该系统适用于给水区很大,地形起伏,高差显著及远距离输水的情况。④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或用作其他车间和工业部门的生产用水,则称作循环系统或循序给水系统。大力发展循环和循序用水系统可以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对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尤为适用,许多行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可以达到70%以上。城市中,中水系统也可以看作循环给水系统。

  • [单选题]水厂生产区外围()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
  • 正确答案 :A
  • 10

  • 解析: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的外围不小于10m的区域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区相同。

  • [单选题]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除了建立完善的雨水管渠系统外,应对城市的整个水系进行统筹规划,保留一定的水塘、洼地、截洪沟,考虑防洪的()功能。
  • 正确答案 :D
  • 拦、蓄、分、泄

  • 解析: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除了建立完善的雨水管渠系统外,应对城市的整个水系进行统筹规划,保留一定的水塘、洼地、截洪沟,考虑防洪的“拦、蓄、分、泄”功能。

  • [单选题]较高生活用电水平城市和较低生活用电水平城市的人均生活用电量分别是()kW/h(人/年)。
  • 正确答案 :A
  • 2500~1501:400~250

  • 解析:城市较高、中上、中等、较低生活用电水平生活用电量分别为:2500~1501kW/h(人/年);1500~801kw/h/(人/年);800~401kW/h(人/年);400~250kW/h(人/年)。

  • [单选题]道路红线宽度超过()m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配水管线和燃气配气管线;道路红线宽度超过()m的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
  • 正确答案 :B
  • 30;50

  • 解析:过去我国道路上的工程管线多为单侧敷设,随着城市道路的加宽,道路两侧建筑量的增大,工程管线承担负荷的增多,单侧敷设势必增加工程管线在道路横向上的破路次数,随之带来支管线的增加,支管线与主干线交叉增加。通常将给水、燃气、供热支线、排水管线等沿道路两侧各规划建设一条,既经济又实用。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内容与深度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补充与调整其他用地控制标高


  • [单选题]对城市调压站布置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调压站供气半径以1.0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


  • [单选题]对于每对电话主线所服务的建筑面积来说,当建筑性质为高层建筑时,其每对电话主线所服务的建筑面积为()m2。
  • 正确答案 :D
  • 80~100


  • [单选题]在城市生活垃圾的运输中,根据经验,一般大、中型(2t以上)环卫车辆可按每()人一辆估算。
  • 正确答案 :D
  • 5000


  • [单选题]当城市设防烈度为6度时,人均避震疏散面积为()m2。
  • 正确答案 :A
  • 1.0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第一章建筑学题库 第二章城市交通题库 第五章城市经济学题库 第三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题库 第四章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题库 城镇监察管理题库 第六章城市地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