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关爱学生
题目: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
解析:题干中的孙老师没有做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题中孙老师让没做完作业的学生在冷风中补作业的行为是一种变相体罚,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
个别差异性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故选择D。A项,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B项,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C项,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启示: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
[多选题]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 )
解析: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循序渐进"("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学记》。《学记》相传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常考内容: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化民成俗,其必由学");阐释了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育喻也");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原则("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课内外相结合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等。
[单选题]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读六遍后能完整背诵一首古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再背诵( )。
3遍
解析:过度学习达到50%效果最佳。
[单选题]由于先前做了活动或有了经验、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
定势
解析: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
[多选题]材料:
上课铃响,某班主任准备上课,发现班里几个在课间踢足球的学生衣冠不整的跑进来。当众大声斥责到:"XX,你是体育委员,这头带的很好,请欣赏一下尊荣,那德行!"不料,学生不服气的嘀咕了一声。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什么叫那德行?老师怎么骂人!"学生的反应让老师大为难堪,为了保住面子,老师放慢语速,加重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什么头,扮演的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辩,又把其他几个同学训斥一通后宣布上课。
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并对该班主任提出事后处理的建议。(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