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双方当事人都没有违约,因为合同没有成立。乙大学附条件地接受甲厂的要约,是一种新要约而非承诺
题目:甲厂向乙大学发函表示:"我厂生产的X型电教室耳机,每副30元。如果贵校需要,请与我厂联系。"Z大学回函:"我校愿向贵厂订购X型耳机100副,每副单价30元。但需在耳机上附加一个音量调节器。"两个月后,乙大学收到甲厂发来的1000副耳机,但这批耳机上没有音量调节器,于是拒收。在这一过程中,()。
解析:合同一般要经要约、承诺而成立,受要约人的承诺须与要约内容一致方为有效。依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承诺在合同的主要条款上与要约一致,而在非主要条款上与要约不一致的,仍为有效。《合同法》第30条规定了判断受要约人是否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从而构成新要约的具体标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因建楼急需水泥,遂向乙水泥厂发函,称:"我公司愿购贵厂××型水泥50吨,单价300元/吨,贷到付款。"第二天乙水泥厂即向甲公司发出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公司发货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发出时承诺生效
[单选题]在某建设工程签订的钢材采购合同中,由于双方当事人的疏忽,未在合同中约定交货地点因而运费未予明确的,则供货方应当()。
通知购货人自提钢材,并承担运输费用
[单选题]承诺最实质性的要件是()。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单选题]我国《合同法》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情形的,撤销权消灭。
1年
[多选题]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有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包括()。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
泄露对方商业秘密的
提供虚假情况的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重要事实的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42、43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