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一致的

题目: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该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该解释和刑法本身具有同等效力

    该解释所采用的是文理解释

  •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效力。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学理解释)。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正式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学术性或常识性的,不被作为执行法律的依据。本题中的解释是正式解释、有权解释,不是学理解释。选项C正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选项D正确。文义解释,也称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这是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清晰地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该解释只是对“信用卡”下了定义,故是“文理解释”(文义解释)。

  • [多选题]关于法与道德的论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道德规范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按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观点,法与道德在概念上没有必然联系

    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

  • 解析:本题考核法与道德的关系。选项A正确。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专门机构、暴力后盾、程序设置、行为针对性和物质结果构成法的外在强制标志。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主要凭靠内在良知认同或责难,即便是舆论压力和谴责也只能在主体对谴责所依据的道德准则认同的前提下发挥作用。选项B正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选项C错误。法在生成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尽管从进化理性主义上说,法在根本上也是长成的,是累积方式进化来的,非人类智慧预先设计的产物,但在形式上却不能不承认法的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生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选项D正确。法律和道德并不是一致的,因此,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不一定违法道德。

  • [单选题]下列主体中,依照我国选举法不列入选民名单的是()。
  • 精神病患者某甲


  • [单选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议事的原则是()。
  • 民主协商


  • [单选题]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 推荐下载科目: 财税法题库 银行业法题库 消费者法题库 竞争法题库 法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