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巨细胞病毒(CMV)所致间质性肺炎及GVHD

题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静脉免疫球蛋白是为了防治

解析: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应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以防治巨细胞病毒(CMN)所致间质性肺炎及GVHD。但在应用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血清CMV阴性患者感染防治应输注CMV阴性的IVIG。(2)血清CMV的阳性患者,感染的防治在IVIG应用同时须应用抗病毒药物。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目的:
  • 抑制受者免疫系统

  • 解析: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目的是抑制受体免疫系统,不使移植的供体造血干细胞被受体所排斥。

  • [单选题]下列对自身骨髓移植说法,哪项是不对的:
  • 自身骨髓移植的骨髓不可能有肿瘤细胞污染

  • 解析:自身骨髓冷冻保存目的是为了当患者疾病尤其是肿瘤复发常规化疗无效时或对预后差的肿瘤在缓解期采取大剂量化、放疗强化巩固后进行自身骨髓移植,延长无病生存期,以期根治。然而,移植的自身骨髓可能有肿瘤细胞污染。应用物理、化学或免疫生物学方法,在体外将肿瘤细胞杀灭和/或分离方法称为骨髓净化。由于移植后几乎没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也就不会出现抗肿瘤效应,故复发率极高。

  • [单选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何时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
  • 70年代后期

  • 解析:早在1962年Goodman等证明哺乳动物和人外周血中存在着造血干细胞。虽然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其数量较少,但它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起伏升降,变化幅度较大。直至70年代后期,人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简称PBSCT)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以后由于各种血细胞分离机的相继问世,加上冷冻技术的不断是改进和完善,使PBSCT的临床应用日趋成熟。

  • [单选题]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比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解析:在体外应用物理、化学、生物免疫学方法分离和杀灭外周血干细胞中混杂的肿瘤细胞。对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否则,肿瘤复发率比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高得多。净化方法有二种: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然而,目前还不能完全分离和杀灭外周血干细胞中混杂的肿瘤细胞。因此,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比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低。

  • [单选题]脐带血中的造血细胞可通过下列何种方法分离获得
  • 以上均是

  • 解析:脐带血中的造血细胞可通过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密度梯度分离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及单克隆抗体法等物理生物学方法分离获得。

  • [单选题]在移植过程中最致命性并发症是
  • 移植物抗宿主病

  • 解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致命性并发症是移植物抗宿主病。间质性肺炎是仅次于GVHD第二位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0%。肝静脉闭塞病是一种以肝内小静脉纤维性闭塞为主的疾病,发生率约20%,多为致死性,是影响移植的主要因素之一。出血性膀胱炎则多为大剂量CTX的代谢产物丙稀醛所致膀胱粘膜上皮细胞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坏死或形成溃疡,甚至可累及输尿管和肾盂、最终导致致膀胱容量缩小。

  •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肿瘤复发可应用哪些治疗手段
  • 以上均是

  • 解析:肿瘤尤其是白血病第一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一年以上复发的患者是进行第二次移植最佳选择。对第一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第二次移植仍宜选择同种异基因HLA配型相同的供者骨髓,最好性别相同。另外,也可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细胞输注及白介素-2等治疗。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八章输血相关性疾病题库 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题库 第六章造血干细胞移植题库 第五章造血细胞因子题库 第九章特殊情况的输血题库 第十章输血与感染及肿瘤复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