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累计折旧12.5
题目:某企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13年1月1日购入一幢建筑物用于出租。该建筑物的成本为51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2013年6月30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508万元。2013年6月30日应做的会计处理为()。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本题中公允价值508万元低于账面余额510万元,所以应该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投资性房地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时,若安装或检验任务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则确认该商品销售收入的时点是()。
商品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时
解析:如果企业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装检验工作,且安装检验工作是销售合同或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只有在商品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后才能确认收入,所以选项D正确。
[多选题]下列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未转移给购买方的有()。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艘船舶定制合同,价值5000万元,检验工作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公司已按时完成该船舶的建造,但尚未通过乙公司检验
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某产品,甲公司承诺,如果售出商品在2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客户可以要求退货。由于该产品是新产品,甲公司无法可靠估计退货比例
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并约定于6个月后按协议价格(不是回购时的公允价值)将所售商品购回
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经发出,乙公司已经预付部分货款,剩余货款由甲公司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并随发票账单一并交付乙公司。乙公司收到商品后,发现商品质量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立即根据合同有关条款与甲公司交涉,要求在价格上给予一定折让,否则要求退货。双方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意见,甲公司也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解析:选项C,甲公司只是暂时保留法定所有权,购买方为了取得法定所有权,通常情况下会按约定支付货款,因此可以认为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
[单选题]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长江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只有一种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单位计划成本1.5万元/吨。2012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195万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1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4.5万元。长江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1日,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的发票,载明数量10吨,实际成本14.7万元,无其他相关费用。(2)2日,购入甲材料62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3万元;发生运输费用(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用和保险费共计7.5万元。(3)5日,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4)10日,长江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接受A公司以账面价值150万元(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35万元)的100吨甲材料对长江公司进行投资,长江公司以增发的60万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22.9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5)20日,长江公司就应收B公司货款36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8万元)与其进行债务重组。经协商,长江公司同意B公司以20吨公允价值为24万元的甲材料偿还全部债务。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4.08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6)31日,经汇总,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360万元用于生产乙产品。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20件,本月发生直接人工150万元,制造费用195万元。原材料在开工后陆续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7)31日,月末库存甲材料全部专门用于生产有合同约定的30件乙产品,合同约定每件乙产品的售价9万元,将甲材料加工成30件乙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150万元,估计销售每件乙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6万元。月末甲材料的市场价值为每吨1.35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解析:1.8月5日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90+7.5=97.5(万元)。运输途中合理的损耗计入存货成本,即不影响购入材料的总成本,仅影响材料的单位成本。2.2012年8月10日长江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135×(1+17%)-60=97.95(万元)3.2012年8月20日长江公司债务重组的损失=(36-1.8)-(24+4.08)=6.12(万元)4.长江公司2012年8月份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0.3+7.5-15-6)÷(195+90+150+30)=-2%其中0.3=10×1.5-14.7;7.5=97.5-60×1.5:15=100×1.5-135;6=20×1.5-24。5.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360×(1-2%)+150+195]÷(100+20×50%)=6.34(万元)6.2012年8月31日库存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0×9-150-30×0.6=102(万元)
[单选题]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长江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只有一种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单位计划成本1.5万元/吨。2012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195万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1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4.5万元。长江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1日,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的发票,载明数量10吨,实际成本14.7万元,无其他相关费用。(2)2日,购入甲材料62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3万元;发生运输费用(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用和保险费共计7.5万元。(3)5日,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4)10日,长江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接受A公司以账面价值150万元(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35万元)的100吨甲材料对长江公司进行投资,长江公司以增发的60万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22.9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5)20日,长江公司就应收B公司货款36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8万元)与其进行债务重组。经协商,长江公司同意B公司以20吨公允价值为24万元的甲材料偿还全部债务。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4.08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6)31日,经汇总,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360万元用于生产乙产品。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20件,本月发生直接人工150万元,制造费用195万元。原材料在开工后陆续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7)31日,月末库存甲材料全部专门用于生产有合同约定的30件乙产品,合同约定每件乙产品的售价9万元,将甲材料加工成30件乙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150万元,估计销售每件乙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6万元。月末甲材料的市场价值为每吨1.35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单选题]甲公司于2014年年初将其所拥有的一座桥梁收费权出售给A公司10年,10年后由甲公司收回收费权,一次性取得收入20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售出10年期间,桥梁的维护由甲公司负责。则甲公司2014年该项业务应确认的收入为()万元。
200
解析: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在一次性收取使用费的情况下,如提供后续服务的,则应分期确认收入。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销售费用的有()。
采用一次摊销法结转首次出借新包装物成本
结转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解析:销售商品发生的商业折扣在销售时即已发生,企业销售实现时,只要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即可,不需作账务处理;结转出租包装物因不能使用而报废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