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肺泡通气不足

题目: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燕麦细胞癌属于()
  • 小细胞未分化癌

  • 解析:小细胞未分化癌包括燕麦细胞癌、中间细胞癌和混合性癌。

  • [单选题]女性,22岁,近一周咳嗽,咳痰,2天来呼吸困难伴喘息,大汗。查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脉搏125次/分,血压90/60mmHg,双肺哮鸣音,心脏无杂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单选题]对诊断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 痰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曲菌菌丝


  • [单选题]处理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根本办法是()。
  • 高位结扎和抽剥大隐静脉,并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 [单选题]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病理改变过程中首先引起压力升高的是()。
  • 左心房


  • [多选题]女性,21岁,发热伴咳嗽、咳痰带血3周,有夜间盗汗,下肢关节痛。查体:体温38℃,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片:右肺上叶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79%。
  • 解析:1.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订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包括:痰涂片及痰培养及药敏。2.硬结为特异性反应,红晕为非特异性反应,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阴性不能除外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4~8周才能建立变态反应,免疫抑制及重症患者常为阴性或弱阳性。3.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均有抗结核作用。4.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为一线杀菌剂,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为抑菌剂。5.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方案:2HRZE/4HR,复治涂阳治疗方案:2HRZSE/4~6HRE,初治涂阴肺结核治疗方案:2HRZ/4HR。

  • [多选题]患者王某,25岁,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乏力。查体:左下肺叩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WBC13.4×109/L,N%78%。
  • 解析:1.患者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经抗炎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低热、乏力。应完善ESR,PPD实验,胸片,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 2.胸片示左肺反抛物线形大片密度增高阴影,肋膈角消失,提示胸腔积液,予胸穿抽液化验。 3.患者发热,血象白细胞高,化脓性胸膜炎可能性大。 4.治疗原则是抗感染和痰液引流,并予引流胸腔积液,促使肺复张及恢复肺功能等治疗。 5.感染多为革兰阳性球菌和大多数厌氧菌,除青霉素治疗外,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同时反复抽液或闭式引流。 6.抽液时可出现"胸膜反应",患者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四肢发凉。治疗应立即停止抽浪,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7.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胸水草黄色或脓性,细胞数>10×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30g/L,pH<7.0。

  • [单选题]患者王某,男性,65岁。诊断为肺炎入院,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未见好转,3天后突然出现呼吸急促,烦躁,出大汗。体检:呼吸42次/分,血压98/70nmmHg,脉搏102次/分,口唇发绀,双肺闻及水泡音。
  • 解析:1.ARDS患者呼吸增快伴窘迫,烦躁、神志恍惚或淡漠,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常超过100次/分。2.ARDS病因有胸部创伤,溺水,细菌性肺炎,误吸,心律转复后等。3.肺炎引起ARDS应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和氧合,严格控制输入液体量,早期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题库 心血管科题库 急诊科题库 中医妇科题库 中医内科题库 心电科题库 呼吸科题库 消化科题库 风湿病科题库 肿瘤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