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下列中国学派与这一思想接近的是()。
正确答案 :A
儒家
解析:由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倡导“美德即知识”,强调“知德合一”,其涵义是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美德由教育而来”。中国儒家学派孔子强调“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可以看出二者都看到美德与智慧(知识)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故选A项。
[单选题]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这表明作者认为()。
正确答案 :D
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解析:《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出版于1795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运动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书中将人类精神进步历史划分为八个时代,认为第八个时代的下限是“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时期”,表明作者认可理性权威,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理性不断解放和高涨的过程,所以答案选D项。A项说法错误,B项、C项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高扬理性的主旨。
[单选题]“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
正确答案 :B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解析: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独立富强的发展道路,这主要与维新措施中的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密不可分。通过鼓励文明开放和发展教育,日本储备了大量理论和技术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日本的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经济得到快速恢复至关重要。其他选项内容属于“立竿见影”的举措,并不具有远见性。
[单选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文学三杰”的有()。①彼特拉克②薄伽丘③达·芬奇④但丁
正确答案 :B
①②④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是指彼特拉克,薄伽丘和但丁,达·芬奇是绘画大师,所以直接排除③项,①、②、④三人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B项。
[单选题]有人说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以下对英国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大宪章》是限制王权的开始②“光荣革命”后,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③在责任内阁制下,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④18世纪英国内阁的地位不断增强,中国内阁的地位却不断下降
正确答案 :A
①②③④
解析:《大宪章》是封建贵族限制王权的开始;“光荣革命”后英国开始走向法治;在责任内阁制下,根据“多数原则”,首相和内阁其他成员均从多数党中产生;中国内阁在18世纪随着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不断下降。所以,题干所给的①、②、③、④内容均正确。
[单选题]“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民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上述材料内容应该出自()。
正确答案 :A
《论法的精神》
解析:题干所引用的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三权分立的思想。《论法的精神》对三权分立有着明确的阐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规定王权与议会权力范围;《社会契约论》阐述的是国家和政府是以契约为基础建立以及各主体在契约中的地位和关系;《百科全书》是对当时科学知识的汇总。所以,A项符合题目要求。
[单选题]“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正确答案 :B
信仰即可得救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也就是“信仰即可得救”。所以本题选择B项。
[单选题]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正确答案 :A
现实主义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期间的现实生活,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单选题]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皆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实际上是在()。
正确答案 :D
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33年底”“私营企业的独立皆以成为往事”等内容可以判断出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的事件,国会议员的叙述是说资本主义自由发展受到了限制.显然是对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持否定态度,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B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加以排除。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