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道德两难故事法
题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时,采用的方法是()。
解析:科尔伯格吸取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思想,在明确区分道德和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道德教育模式。他的学说属于认知结构主义学派。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人在判断行为的好坏时,关注的是行为的具体结果或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种道德判断水平属于()。
前习俗水平
解析:题干描述的道德阶段属于相对功利取向的道德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所以选A。
[单选题]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作()。
陶冶法
解析:抓题干中的关键词:"潜移默化"。
[单选题]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群体约定
[单选题]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解析: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其他三项都是社会因素。
[单选题]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教学
解析: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