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魏格纳

题目:大陆漂移说是一种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科学假说,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列人物中,正式提出该学说的是( )。

解析: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据传,魏格纳在受伤休养期间观察到地图中非洲大陆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海岸线相吻合,进而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考点点拨:A项,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是实验科学、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B项,洪堡是世界近代比较语言学创始人之一,也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者、著名的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著有《论爪哇岛的卡维语》。D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
  • 高原现象

  • 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故选择B。A选项,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C选项,抑制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睡眠大脑休息)。

  • [单选题]"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 适应现象

  • 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嗅觉的适应。故选择A。B选项,听觉适应是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听觉系统一般对一个稳定声源感受性在最初1~2分钟内有所下降,而后很快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听觉适应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平衡过程。CD选项,外部感觉是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一一即所谓的五感。

  • [单选题]学习"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 )。
  • 概念学习

  • 解析: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故选择B。A选项,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C选项,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 [单选题]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 课程标准

  • 解析: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而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具体包括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是易混点,也是常考点。考生要准确识记两者的区别j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单选题]体现了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评价方式是( )
  • 形成性评价

  • 解析:终结性评价是对期末课程结业的检测,形成性评价是阶段性学习的一个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中并没有B、D这两种评价。故答案选C。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 闻鸡起舞

  • 解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A选项这个成语的词源是曹操带兵打仗时候,探子回报前方有片梅林,这时众将士得到鼓舞,暂缓饥渴。所以这个是语言传递为主,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B选项望梅生津,是看到梅子,流出口水,是以前有吃梅子的经历,所以再次看见时候加剧了唾液的分泌。这个是第一信号系统。C选项画饼充饥,不是真的画一张饼,看见就不饿了,是形容谈吐让你觉得可信,在你面前描绘着所谓的蓝图。这是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D选项不是条件反射,这个成语是形容人的勤奋,公道酬勤。

  • [单选题]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的关注( )。
  • 学生

  • 解析:关注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故选择D。A项,关注生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造成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B项,关注情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C项,无此说法。

  • [多选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下面七年级欣赏课《东方之珠》这一课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 【课程名称】《东方之珠》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突出本单元“祖国统一”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三、教学过程 伴随《七子之歌》优美的旋律,学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七子之歌》,同学们知道“七子”除了澳门以外,还有哪些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闻一多先生在这部组诗的每一首末尾都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句话,以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词曲作者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欣赏一首同类立题的歌曲--《东方之珠》。 3.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课件背景音乐为《东方之珠》)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 (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 4.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东方之珠”。 (二)新课教授 1.欣赏录音《东方之珠》。 教师播放录音,出示投影《东方之珠》词谱。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东方之珠》,注意边欣赏边体会,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2.随琴演唱“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3.教师小结: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 4.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和欣赏,再加上你以前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你认为这首歌曲最好听、最感人的是哪几句?你能不能试着唱唱?(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 师:“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深切表达了炎黄子孙对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多次的强调,深刻揭示了香港同胞同为炎黄子孙,渴望归依祖国怀抱、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 这么深沉、这么情真意切的一首《东方之珠》是谁创作的?(学生回答--罗大佑) 5.作者介绍--罗大佑。 师:你们对于罗大佑熟悉吗?(若熟悉由学生介绍,若不熟悉教师演唱《童年》《明天会更好》) 6.课件演示罗大佑相关内容:创作歌曲《童年》《明天会更好》等。 7.再次复听歌曲《东方之珠》,播放VCD影片,学生跟随演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学生答) (三)音乐知识拓展 1.实践分析歌曲的结构(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分析)。 师:一首歌曲的结构跟它的旋律有关,根据歌曲中出现的各部分的旋律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乐段,(就如同分析一篇文章,要将其分成几个段落或层次一样),再将每个层次或段落用字母表示出来,就成为歌曲的结构。下面同学们尝试分析一下《东方之珠》这首歌曲的结构。 2.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 第一部分的旋律比较平稳、温柔、亲切,而后歌曲在“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时达到了高潮,把对东方之珠的爱恋,对祖国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把它们分开成为两个乐段,用A和B来表示。 而后来的“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则是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我们把它叫作补充部分,因此,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就是带补充的单二部曲式。 3.表现歌曲,分组对歌曲进行实践创造。 (1)在充分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分男女声部,随VCD伴奏进行演唱。 (2)男女生对唱表演,高潮部分大家合唱跟随。 (3)分组进行实践创造:伴舞、伴奏、伴唱、演唱等,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四、小结 1.欣赏《鼓浪屿之波》 师:我们学唱了深情的《七子之歌》,欣赏了动听的《东方之珠》,也知道澳门和香港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我们国家还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台湾至今仍没有回归大陆,祖国人民期盼着台湾同胞的回归,台湾同胞也同样渴望着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你们听。(播放《鼓浪屿之波》) 2.启发学生情感 师:“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表达了两岸同胞间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讨论回答) 3.小结:多少人用“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呼唤着亲人和故乡。而词曲作者正是用这情真意切的《鼓浪屿之波》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早日统一之情。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的回归也已指日可待,但回归的历程仍然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期望就在你们的身上,为了祖国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