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学者()提出。
正确答案 :D
克里斯塔勒
解析:参见教材P15。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南德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
[单选题]中心商务高度指标是界定商务区(CBD)的重要指标,它等于()。
正确答案 :A
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解析:参见教材P19
[单选题]居民收入水平与房地产需求量之间存在()关系。
正确答案 :C
正相关
解析:参见教材P21。本题考查房地产需求的决定因素。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单选题]某种房地产在某一时间的潜在供给量应该为()。
正确答案 :D
存量-灭失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新开发量
解析:本题考查在房地产供需中潜在供给量的计算公式。潜在供给量=存量-灭失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新开发量。
[单选题]郊区化一般发生在城市化水平达到()的时候。
正确答案 :C
70%~80%
解析:本题考查郊区化的概念。城市化水平一般达到70%~80%的时候,发展速度会变得缓和,人们开始追求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渐向郊区迁移。
[多选题]纯集聚主要通过()方式对工业效益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 :BDE
工厂企业规模扩大
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协作促使各企业生产在地域上集中
分工序列化
解析:参见教材P15
[多选题]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下有关原料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 :BCD
遍布性原料的原料指数为0
纯原料的指数为1
原料指数越大,说明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
解析:参见教材P14。本题主要考查原料指数这一概念。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遍布性原料的原料指数为0,纯原料的原料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的原料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原料指数越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越大,原料指数越小。
[多选题]下列关于地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D
地价是地租资本化的表现
地价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地租是地价的基础
对于永久性地租,地价是每年的地租折现值的加和
解析:参见教材P25—27
[单选题]若北京某商务区用地建筑面积总和为200万m2,总建筑面积为500万m2,则其中心商务强度指标(CBII)为(),()CBD界定指标。
正确答案 :B
40%,不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的指标计算。中心商务强度指标(CBI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100%=200/500×100%=40%,CBII>50%的区域可以界定为CBD,40%不满足界定标准。
[多选题]“第三产业活动理论”认为影响商业区区位选择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 :BCE
地价
通达性
消费者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区区位选择的指向特征。1958年美国学者贝里提出"第三产业活动理论",指出消费者行为、通达性、地价是商业区位的三大影响因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