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较广,应答迅速,但无特异性,个体出生时不存在
题目:关于宿主的免疫性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个体出生时即存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脂肪最大氧化率可达()
1.2~1.7mg/(kg·min)
[单选题]关于发病机制的重要调节激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血管活性肠肽可舒张血管、增加心脏和脑血流,提高外周血管阻力
解析:血管活性肠肽(VIP)为主要分布于脑、心、胃肠道和骨骼肌等处的神经递质,有舒张血管,增加心脏和脑血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
[单选题]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是()
细菌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单选题]关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左向右分流
[单选题]在应激的高分解代谢期,机体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变化是()
高血糖、高胰岛素
解析:在应激的高分解代谢期,糖酵解和肝糖原异生,加上许多胰岛素依赖的器官在持续炎症因素的作用下对糖原的摄取能力下降,呈现以外周抵抗为主要特征的"高血糖、高胰岛素"现象。
[单选题]老年男性,农民,62岁,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咯血2个月,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发病前1周曾清理自家谷仓,胸部CT见一圆形结节,经皮肺穿刺病灶内找到大量角状、有隔膜的分枝菌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曲霉菌仅侵犯支气管和肺,不会经血道播散至全身各器官
解析:曲霉菌最常侵犯支气管和肺,可侵犯鼻窦、外耳道、眼和皮肤,或经血道播散至全身各器官。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使其他组织和系统受累。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近3天排柏油样便,每日2~3次,以往常有反酸,上腹痛,晚间重,进食可缓解。查体:贫血貌,肝脾不大,右上腹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溃疡病并出血
解析:青年患者,近3天排柏油样便,查体贫血貌,存在消化道出血,常见消化道出血病因,溃疡病(40%~79%)、应激性溃疡(5%~30%)、食管静脉曲张(6%~21%)。再根据往常有反酸,上腹痛,晚间重,进食可缓解病史,选D。
[单选题]下列表述最能全面反映伦理学概念内涵的是()
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单选题]符合临终关怀伦理的做法是()
努力减轻临终病人的身体疼痛和心理不适,提高其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