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女性,88岁。因突发胸痛1小时入院。ECG示广泛前壁导联弓背抬高0.5mV。查TnI23ng/ml,诊断为急性心急梗死收入院。2分钟前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颈动脉不能触及。诊断为心搏骤停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肺脑复苏中长期生命支持中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
以上都不是
解析:心肺复苏成功后,进一步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以脑复苏或脑保护为中心的全身疗法。此阶段的长期生命支持(PLS)的主要有体温管理(高热的治疗及轻度低温疗法)、呼吸管理(基本目标:保障充分的氧供和维持正常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血流动力学管理(维持足够的循环容量,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尽可能保证脑及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血压至少不应低于正常水平)、预防肾衰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肾有效灌注)、抽搐/肌阵挛的控制(积极控制,减少做功,不主张采用肌松药)、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内环境稳定同时注意血糖监测,维持在8.3~10mmol/L安全水平)、治疗和预防病因等。
[单选题]低温的并发症不包括()
低镁、低钙、高钾血症
解析:治疗性低温的并发症:①寒战;②免疫抑制,增加感染风险;③电解质异常:低镁、低钾、低磷、低钙;④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⑤诱发高血糖;⑥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低于30℃时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⑦影响药物的清除及效能:降低肝酶活性、减少肝灌注、减少胆汁形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药物分布改变、诱导肾小管功能障碍、减少药物肾排泄;⑧肠道功能损害,胃排空延迟;⑨血淀粉酶轻度升高;⑩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
[单选题]男性,78岁,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电针在脑保护策略;其作用机制不包括()
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
解析: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高压氧作用机制。
[单选题]男性,22岁,溺水后心肺脑复苏4小时,患者处于()
早期阶段
解析:心搏骤停后即刻阶段ROSC后20小时以内,早期阶段复苏后20分钟到6~12小时,中间阶段6~12小时至72小时,超过3天为恢复期。
[单选题]患者男性,20岁,检修电梯时突发晕厥,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等自主活动,心电图示"室颤"。患者经积极生命体征支持治疗后第5天,患者神志呈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自主呼吸消失,深、浅反射消失,
[单选题]确认的脑死亡或传统标准认定的死亡,此属于()
GPS-5级
解析:1.GPS-1级。2.GPS-2级3.GPS-3级。4.GPS-4级。5.GPS-5级。
[单选题]扣击颏部引起嚼肌收缩,此反射消失是脑桥平面受累为()
嚼肌反射(MR)
解析:5.11~15题主要考脑干反射其中5个反射消失的临床意义,为熟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