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损伤细胞膜
题目: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解析:咪唑类药物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而影响其通透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是()
入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解析:根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单选题]为防止"小装量效应",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小于()
5%
解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小于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单选题]下列关于细菌在人体的定植叙述错误的是()
定植抵抗力仅与机体状态有关
解析:细菌在人体定植必须有适宜的环境和一定的条件,通常需要具有:适宜的环境、相当的数量、黏附力等,还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定植抵抗力是指已在特定部位定植的正常菌群一般都具有的抑制其他细菌再定植的能力,也与上述因素有关,而不是仅与机体状态有关。
[单选题]某医院2008年度住院患者中共200人发生医院感染,其中普通外科100人,妇产科50人,呼吸内科40人,其他科室合计10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20%
解析:由于题干给出的为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数,而未给出各科室在2006年度的所有住院患者数,因此无法计算发生率,只能计算各科室感染人数占全院感染人数的构成比,分子为各科室感染患者数,分母为医院感染总人数。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40/200=20%;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100/200=50%;妇产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50/200=25%。
[单选题]用0.5%氯己定酒精溶液进行手消毒时,可保持手的清洁在2小时左右,这种作用称为()
后效作用
解析:0.5%碘伏和0.5%氯己定酒精溶液与皮肤结合后具有后效作用,可保持手的清洁在2小时左右,手术前用这种消毒剂消毒手术者的手部,可防止手术过程中,手套内部因出汗而滋生细菌。
[单选题]下列五家医院的手术室,外科洗手消毒的消毒药液存放方法不同,其中正确的是()
丙医院:消毒药液盛放于有盖的下口瓶内,红外线感应式开关
解析:消毒药液不能敞口放置,以避免药物挥发,影响有效浓度,并防止消毒药液遭受污染,更不能用碗、盘等盛放消毒药液。正确的方法是:将消毒药液封闭在有盖的下口瓶内,应用压力开关、脚踏式开关或红外线感应式开关,随用随开,接取药液。
[单选题]层流洁净手术室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10CFU/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