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病邪轻浅者,其治法是
  • 正确答案 :E
  • 扬之


  • [单选题]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
  • 正确答案 :B
  • 温补调中


  • [单选题]痉病的主脉是
  • 正确答案 :B
  • 紧而弦脉


  • [单选题]饮病的主脉是
  • 正确答案 :B
  • 偏弦

  •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 [单选题]下列忌火煅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朱砂

  • 解析:朱砂   性能: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应用: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   2.惊风,癫痫。   3.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只宜入丸、散服,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入药只宜生用,忌火煅。

  • [单选题]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最宜与补骨脂配伍冉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肉豆蔻


  • [单选题]六味地黄丸和大补阴丸两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生地黄、怀牛膝

  • 解析: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大补阴丸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所致。治当滋补(肝)肾阴。 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养血补肝,填精益髓,为君药。气能化阴,以山药补益脾胃,生化气血,助熟地黄滋补阴血;山茱萸补养肝肾,强健筋骨,固涩精气,共为臣药。滋补之药壅滞气机,以泽泻泻熟地黄浊腻壅滞。茯苓渗湿健脾,既助山药补气健脾益肾,又使山药固脾不恋湿。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制约山茱萸使之温不助热,共为佐药。诸药相互为用,使肝肾之阴得补,虚热得除,病证得解。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为三补,茯苓、泽泻、牡丹皮为三泻,三补药作用大于三泻药,三补药以治虚,三泻药使补药不腻,以利滋补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远志、当归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杏苏散的组成药物
  • 正确答案 :C
  • 荆芥、防风

  • 解析:杏苏散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凉燥伤肺,营卫受邪所致。治当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方中苏叶疏散风寒,发汗解表,宣利肺气,使燥邪从外而散;肺气上逆,以杏仁降肺止咳化痰,与苏叶相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宣降气机,共为君药。肺气不宣,以桔梗宣利肺气止咳,助苏叶以宣开肺气;前胡疏散风寒,降气化痰,助杏仁降肺止咳化痰;肺气不利,以枳壳宽胸理气;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橘皮理气化痰燥湿;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痰生之源;生姜助苏叶解表散风寒,共为臣药。大枣、甘草补益肺气,与生姜相配,调和营卫,通行津液,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疏散风寒,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之效。

  • [单选题]医学伦理原则不含
  • 正确答案 :D
  • 胆识


  •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
  • 正确答案 :D
  • 曲池

  • 解析:曲池 合穴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肤、外科疾患。 操作 直刺0.5~1寸。

  • [单选题]以下关于颤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断续波

  •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脾肾,化痰熄风。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1)四神聪 曲池 外关 足三里 阳陵泉 丰隆 (2)百会 本神 风池 合谷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风阳内动加大椎、风府;髓海不足加肾俞、太溪;气血亏虚加气海、公孙;痰热动风加中脘、阴陵泉;颤抖甚加后溪、三间、大椎;僵直甚加大包、期门(均灸)、大椎(刺血);汗多加肺俞、脾俞、气海;口干舌麻加廉泉、承浆。 操作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30次为1疗程。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疏波,通电20~30分钟。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根据病情施用补泻。僵直甚加灸大包、期门,每穴灸10分钟。或用三棱针刺大椎出血,再加拔火罐,使之出血,1周或2周刺血1次。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顶中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将2寸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行针,使局部有热感,或加用电针,留针40分钟。 (2)耳针法 皮质下、脑点、神门、枕、颈、肘、腕、指、膝、肝、脾、肾、心。每次选用3~5穴,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 [单选题]首先提出捻转、提插等单式补泻手法的著作是( )
  • 正确答案 :A
  • 《黄帝内经》


  • [单选题]尿血三日,尿频灼涩疼痛,舌红苔黄,最宜诊断为
  • 正确答案 :B
  • 膀胱湿热证


  • [单选题]起于。诸阳会"的经脉是( )
  • 正确答案 :E
  • 阳维脉


  • [单选题]夏某,女,60岁。近5年来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平素倦怠乏力,面白无华,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主穴基础上可配脾俞、胃俞,但不用灸法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