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双侧扁桃体区面颈野+双侧中、下颈及锁骨上区野

题目:扁桃体癌cT2N1M0行常规根治性放射治疗,其照射野的设计正确的是()

解析:扁桃体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设计应根据原发肿瘤大小、邻近结构受侵范围、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在常规放射治疗初始阶段一般采用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下颈、锁骨上单切线野照射,其中面颈野靶区包括原发灶、邻近组织(如颊黏膜、齿龈、鼻咽、舌根、咽侧壁等)及上中颈淋巴结引流区。若为cT1N0病变,且分化良好者,照射野可适当缩小(如Ⅴ区淋巴结可不包括),甚至只需要照射瘤床区+同侧颈淋巴引流区,但首先要明确分期,以免漏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舌活动部早期鳞癌(cT1N0M0)原发灶常规外照射射线选择()
  • 高能X线+电子线


  • [单选题]睾丸精原细胞瘤Ⅱ期患者术后放疗剂量为()
  • 35~40Gy


  • [单选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受累野放疗剂量()
  • 40~45Gy

  • 解析:目前研究表明,在全身化疗基础上,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局部放疗剂量均有降低趋势。霍奇金病化疗后,受累野放疗剂量可降至20~36Gy。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最适剂量,不像霍奇金病那样明确,不同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剂量亦不统一。研究发现,局部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对于低剂量放疗有极好的反应。胃MALT淋巴瘤对放疗敏感,ⅠE~ⅡE期胃MALT淋巴瘤放疗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超过90%和80%。多数侵袭性淋巴瘤,如最具代表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仅要通过全身化疗有效控制远处组织器官的亚临床转移,还需要通过放疗有效控制局部病变,化疗后放疗剂量可降至40~45Gy。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尽管是侵袭性淋巴瘤,但对化疗抗拒,临床Ⅰ~Ⅱ期患者,以化疗为首程治疗时,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仅为0~59%,大部分低于40%,而以放疗为首程治疗的CR率达到52%~100%,放疗根治剂量为50~55Gy。

  • [单选题]软组织肿瘤中化疗有肯定价值的是()。
  • 尤因肉瘤

  • 解析:全身化疗的价值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对于尤因肉瘤,应该进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而其他组织类型的软组织肉瘤,全身化疗的价值仍有争议。

  • [单选题]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的合适剂量为()。
  • 50~60Gy

  • 解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前放疗剂量多在50~60Gy,剂量过高,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剂量过低,肿瘤的杀灭较差,所以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头颈部肿瘤放疗初期出现明显腮腺肿痛伴低热,查血未提示感染,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尽量保持口腔清洁,予以漱口水处理,必要时加用抗生素以及暂停放疗

  • 解析:放疗初期出现腮腺肿痛,多考虑为急性放射性腮腺炎,一般出现在放疗的第1~3天,主要表现为一侧(少数双侧)腮腺区肿胀、疼痛,严重者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少数伴有发热。其病理生理机制为放疗所致的腮腺导管上皮细胞肿胀而堵塞导管。腮腺肿痛属急性放射反应,无特效治疗手段,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少吃刺激唾液腺分泌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等,必要时可加用抗生素。

  • [单选题]鼻咽癌放疗的面颈联合野在达到36~40Gy时需要分野,其主要原因是因为()。
  • 保护脊髓

  • 解析: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在第一阶段达到36~40Gy时,进行分野,耳后给予电子野,利用电子野的剂量分布优势保护脊髓,避免脊髓在放疗期间受量超过其最高限量45Gy。

  • [单选题]卵巢癌一线化疗方案为()。
  • Taxol+CBP

  • 解析:20世纪60~70年代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顺铂相继用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以顺铂为基础联合方案治疗卵巢癌,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推出紫杉醇,并有临床实验表明Taxol+DDP优于CTX+DDP,而CBP毒性更低,耐受性更好,目前基本上采用Taxol+CBP方案作为卵巢癌化疗的一线方案。

  •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外科、放疗共用试题题库 肿瘤外科学题库 外科、放疗共用试题题库 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