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0.548
题目: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
解析: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为:Q=μ·F·∑ΔH/365式中:μ——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F——计算面积;∑ΔH——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所以,Q=0.02×10000×1/365=0.548msup>3。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通常将平原区当地降水补给的地下水资源称为平原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将包括山丘区地下入境水量和山丘区地表入境水量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在内的地下水资源称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已知某平原区的水资源计算成果如下:平原区河川径流量Rp=7.4亿m3,平原区河川基流量Rgp=1.3亿m3,平原区地表径流量Rsp=6.1亿m3,平原区降雨入渗补给量Up=10.95亿m3,平原区河道渗漏补给量Uc=2.85亿mm3,渠灌田间渗漏补给量U1=2.1亿m3,山丘区侧渗地下水补给量Usi=3.29亿m3,越层补给量Uei=0,那么该平原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为()亿m3。
13.16
解析: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时,平原、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应以计算补给量为主。平原区的地下水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量,山前侧渗补给量,河道、水库(湖泊、塘坝)、渠系渗漏补给量,越流补给量,人工回灌、井灌回归量等。
[多选题]平原区处于山丘区的下游,山丘区经由地表、地下进入平原区的水量,都参与了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对于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项而言,山丘区有()水资源参与。
山丘区侧渗入土水量
山丘区进入平原区的地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