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 )。
  • 正确答案 :A
  • 生产活动

  • 解析:劳动起源说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个根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因此,教育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 [单选题]下列哪一点体现了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
  • 正确答案 :D
  • 教育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 解析: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呈现多样化,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选项A、B、C属于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 [单选题]"校园文化"属于( )课程。
  • 正确答案 :C
  • 隐性课程

  • 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题目中提及的"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故选择C。A选项,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B选项,活动课程是按课程组织形式的不同划分的,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D选项,核心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像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 [单选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 正确答案 :C
  • 实质教育论

  • 解析: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A项,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干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B项,活动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