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2006年全年我国CPI的上涨率为1.5%,2007年1月的CPI上涨率为2.2%,但自2007年年中以来,CPI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2007年5月的CPI上涨率为3.4%,6月的CPI上涨率为4.4%,自此每月攀升,到2008年2月达到此次通货膨胀的高点8.7%。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更重视()的主导作用。
利率
解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参见教材第126页。
[多选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货币均衡主要取决于()。
健全的利率机制
发达的金融市场
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参见教材第133页。
[多选题]设某地区某时流通中的通货为1500亿元,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元,存款货币总量为4000亿元。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单选题]在货币供给形成过程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黄金收购量小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
减少
解析:在一定时期内,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黄金储备增加,中央银行投入的基础货币增加;相反,黄金收购量小于销售量,黄金储备减少,中央银行收回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参见教材P130
[多选题]马克思的货币需求必要量公式受以下因素影响()。
商品价格
商品交易量
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解析:马克思的货币需求必要量公式是: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参见教材123页
[单选题]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以理解为()。
太多的货币太少的商品
解析:当经济中需求的扩张超出总供给的增长时,过度需求就会拉动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所以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以理解为太多的货币太少的商品。
[单选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以通俗地表述为()。
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理解。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以通俗地表述为"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所以,答案为B。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对通货膨胀的表述正确的是()。
它是在货币流通条件下产生的
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
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
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解析:通货膨胀是在货币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治理通货紧缩的稳健货币政策措施的有()。
运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实力
下调利率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
解析:治理通货紧缩的稳健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下调利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运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实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加大再贴现力度;发展公开市场业务;活跃货币市场;启动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工具:加强窗口指导:货币政策紧密配合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