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经常惩罚学生

题目:《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雇。不符合规定情形的是(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B选项,适当的惩罚,而非体罚时,是不能进行处分或解聘的,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学校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
  • 教职工代表大会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7条规定,教师享有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故选择B。

  • [单选题]以前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叫( )。
  • 回忆

  • 解析:保持,指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再认,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认得它是从前感知过的。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 [单选题]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来帮助学生形成智力技能的阶段属于( )。
  • 原型定向

  • 解析:A选项原型定向是指学习操作性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比如数学老师要把解题的过程明确的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知道解题的步骤。B选项原型模仿不属于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C项原型操作是指通过原型操作把心智技能实践出来,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后去实践的过程,比如数学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做题。D项原型内化是指实践之后就会把原来外显的一些形式变成头脑里内潜的东西,比如学生在做完题后,就把整个过程由原来看老师的过程变成自己头脑里内在的东西了,这时就真正掌握了。

  • [单选题]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行为或观念的神经症属于( )。
  • 强迫症

  • 解析: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行为或观念的神经症是强迫症的具体表现。故选择D。

  • [多选题]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回答17~18题。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①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为父母干点儿活视为获得“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机会,于是就把这笔“经济账”算得相当清楚。姑且不说从父母那里要钱有多么缺乏合理性。为父母办事就要钱在根儿上就不对,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感情而不应该是利益。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么多年付出无数的心血把我们拉扯大,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通过这样的理由去找父母要钱呢?②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他把自己一周干的活儿全写下来,列了一个详细的账单,上面写清了干了什么活儿,干了几次,要收几美元。他把账单给了他妈妈,他妈妈看后,照着账单把钱如数给了他。同时也给了小男孩一份账单,上面写得也很清楚,给了你生命,供你吃穿,供你上学………但最后收费那里只写了一个零。小男孩看完后,羞愧地把钱还给了母亲。③我们不应该觉得父母的关爱和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有所补偿。当我们斤斤计较的时候,可曾想过父母为我们付出过多少?如果和父母算经济账,我们是算不清,也算不起的。④孩子和父母算经济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喜欢在孩子干点儿活后给一些零钱。不管是出于什么情感,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付出和物质回报应该成正比。孩子帮父母办事要钱就觉得理所当然。并且,父母给的次数越多,孩子也许还会变本加利。比如,父母要孩子买东西他们会按快递收费。父母要求加快速度。他们还会究结普快和特快的差价问题。常此以往,对下一代乃至整个家庭的影响都非常大,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对孩子的物质奖励要适度,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是经济交往关系。如果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的话那这个人就太悲哀了。⑤让我们正确看待帮父母做事这个问题,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要多去翻“感情账”。 17.从第④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甸,并分别修改。(8分) 18.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分析。(12分)

  • [多选题]材料:   刚参加工作,我就担任高一(2)班的班主任。一个月过去了,我所带的班自习课上基本没有安静的时刻,学生肆意串桌,嬉笑打闹,纸飞机在教室内飞来飞去。我厉声斥责,摔粉笔盒,还抓过几个捣蛋头罚站,让他们写检查、打扫卫生……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可见效甚微。隔壁杨老师班上却总是静悄悄的。我几次从他们班门前走过,都发现杨老师只是坐在讲台上看书,学生在安静学习。   我纳闷,杨老师有什么"魔法"让学生如此安静?我向她询问管理学生的方法,她微笑着说:"我其实有点不负责任呢。他们嬉闹的时候,我不说一句话,就在那里看书。慢慢地,他们也就安静了。"她说得风轻云淡,可我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看到我疑惑的样子,杨老师换了一种方式跟我解释:"我曾看过两幅画,都叫《安静》。一幅画的是一个湖,湖面平静如镜,湖中倒映着远山和花草;另一幅画的是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小枝丫上有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可爱的小鸟正在酣睡。你觉得哪一幅画更好呢?"   我想了一下,回答说:"后者更好,通过直泻瀑布与酣睡小鸟这一动一静的细节对比,凸显内心的静然。"   "对啊。"杨老师笑着说,"他们不是都喜欢闹吗?那我就来个动静对比,一个人安静地看书。看我安安静静的,他们怎么好意思再嬉闹呢?您知道吗?有时候安静要比喧闹更有力量。"   我豁然开朗。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杨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